向家休了魏小妹,這是唯一調查反對者的線索。

但銀行傷害的豈是向家的利益?在所有反對銀行的人中,向家也只是微不足道而已。

柴宗訓很清楚,朝臣聽從旨意前往魏府弔唁,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只要銀行垮臺,利益不受損,聽你這個皇帝的又有何妨?

柴宗訓在心中冷笑,讓你們現在鬧得歡,將來朕定會拉清單。

所謂的豪強世族,當然不僅僅是有錢。

有錢了之後可以拉起軍隊,可以讀書,稍有成就便能堂而皇之挺立廟堂,為自家利益代言。

但柴宗訓並不擔憂,因為銀行造福的,還是絕大多數的百姓。

百姓雖然會一時被矇蔽,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長期被矇蔽下去。

目下只需找到一個突破口,調整方向,尋一個可靠的人署理,必能讓銀行繼續下去,且開遍全國。

正在思慮的時候,潘惟德進來輕聲到:“皇上,趙大人求見。”

柴宗訓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麼趙大人?”

“回皇上,宋王公子,趙德昭趙大人。”

“小趙,”柴宗訓一拍腦袋:“朕這幾日真是糊塗了,竟將他給忽略,快傳。”

趙德昭匆匆進來跪下:“臣見過皇上。”

“小趙,起來吧。”柴宗訓抬了抬手。

趙德昭起身看了柴宗訓一眼:“皇上,多時不見,你瘦了。”

柴宗訓笑到:“你倒是有佳人陪伴,容光煥發。”

“皇上,”趙德昭正色到:“當日承蒙皇上撮合,但嘉敏接近臣,不過是為了探聽訊息而已,並無意與臣結成秦晉之好,所以臣與嘉敏,至今都是清白的。”

“先前在江南,也不過是因與她有舊,所以臣一時不忍才將她留下。眼下她已在西山出家,與臣再無瓜葛。”

柴宗訓定定的看著他:“真的再無瓜葛?”

“回皇上,臣焉敢欺君?”趙德昭並無躲閃之意:“且臣此來,是向皇上請纓,署理銀行之事。”

從身份上來說,趙德昭署理銀行再為合適不過。

他曾任吏部侍郎,協理京察,朝中大小官員至少都混了個臉熟。

其次,身為宋王之子,雖然因為狸貓換太子之事趙匡胤的聲望有所影響,但畢竟還是總領朝政的宰輔,門生故舊也依然還在。若要攻擊趙德昭,還得看看趙匡胤是否答應。

再者,趙德昭也屬於既得利益集團。就是說,其實他也是豪強世家的一份子,畢竟城南趙符,離天尺五。

別看趙匡胤在朝堂上多方為柴宗訓考慮,事實上順水人情誰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