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鐵甲艦的扶桑人進了會館之後,很快便又帶著幾個隨從出來,急急忙忙趕往港口,看樣子真是要回扶桑。

拉希德裝作食客進了會館,向小二打聽那個扶桑人的底細。

小二反問了一句:“看客官相貌不是中原人,打聽源員外作甚?”

“我是大食客商,既是做生意麼,自然是銷路越廣越好。”

“哦,也難怪,客官倘是能與源員外搭上線,保你做不完的生意。”

“這源員外有何特殊之處?”

“源員外乃是扶桑最有權勢的源滿仲將軍的家臣,他手上的生意,都是替源滿仲將軍在打理。前次中原售賣火銃給扶桑的事聽說過沒?其中就有源員外牽線搭橋。這一次聽說中原售賣戰艦,只是價錢太貴,所以源員外得趕緊回扶桑請源滿仲將軍定奪。”

看來扶桑採買鐵甲艦之事是真,不過一向謹慎的拉希德豈能因店小二的幾句話便輕信?他趁著所謂的蘇公子回汴梁請旨,裝成大食客商在扶桑商旅之中混了一圈,終於將訊息坐實。

源員外本名源三郎,的確是扶桑源滿仲的家臣,與另一家臣平良房一道替源滿仲打理生意斂財,採買火銃之事正是二人促成。此次採買鐵甲艦,也正是源三郎聽到訊息後當機立斷前去水師大營談判。

扶桑和中原的距離,實在近過大食太多,拉希德思慮一陣後將阿杜拉叫過來:“你速去準備,待盟約一旦下來,即刻便帶著盟約回大食,將八百萬黃金運抵中原。”

“王叔,八百萬黃金可是大食一年多的國庫收入,籌集也需要一段時間吧。”

“這都什麼時候了,哪有時間去籌集。”拉希德急到:“到時你可勸皇上開啟內庫,我大食皇室數百年積累,應當差不多能夠。倘是不夠的話,你可到親王府開啟本王內庫,庫內尚有存金一百多萬兩。實在不行也可白銀抵用,中原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你可按此比例將白銀運來。”

“侄兒明白。”

柴宗訓所謂的回汴梁,其實是與董遵誨一道去往普陀山祈福,順便巡訪吳越風土人情。

路上董遵誨有些好奇,開口問到:“公子,莫非你有未卜先知之能?不然你怎能斷定大食人一定會買鐵艦?”

柴宗訓淡淡一笑,他一個擁有一千多年後的思想的人,回來首要想的就是造鐵船,若非樊若水改進,現在哪能開航線?

而大食人何曾見過鐵在大海航行?必會被其吸引。雖然戰艦最終的材料也會是金屬,但這時候的技術,實在支撐不起鐵艦。

不過拉希德和阿杜拉的有一點感受是真的,鐵艦的確比木艦要穩。那顆不小心射來的炮彈雖是刻意安排的,但鐵艦也的確比木艦結實。

當然,這些理由柴宗訓不能說,他只是打著哈哈到:“物以稀為貴,鐵艦隻有兩艘,木艦卻到處都是,如果我是大食人,我也會選鐵艦。”

董遵誨也沒有追究到底:“這次可得讓大食人吃點苦頭,讓他以後不敢再在我王土上胡作非為。”

“八百萬兩黃金雖多,大食幅員遼闊,也就當是個教訓吧。”柴宗訓國外歷史學得不太好,只記得大食是一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但不知道此時的大食內憂外患,皇權旁落,隨時有亡國的風險,不然拉希德也不會孤注一擲採買鐵甲艦。

董遵誨又說到:“此次扶桑人配合得不錯,倘再有淘汰的戰艦,倒真可以賣他一點。”

“怎麼你認為扶桑人是我安排的嗎?”

“難道不是公子安排?”

“是,也不是。”柴宗訓解釋到:“前次扶桑人採買火銃時,便有強烈的採買艦船意願,只是被我給否掉。此次為使大食人上當,我便知會劉光義,巧妙的將訊息透露給扶桑人。”

“扶桑早有采買艦船之意,豈能放過這次機會?只要扶桑人一到,我便知道,這大食人定會上當。”

“為何?”

柴宗訓淡淡一笑:“老董養過狗沒?”

董遵誨有些莫名球迷,但還是回到:“養過。”

“養過你應該有經驗,一條狗吃食,即便你餵養山珍海味,它吃食起來也不過是那副怏怏的樣子。倘此時忽然過來另一條狗搶食,先前那狗是不是拼命護住,且吃得歡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