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二 賣船(第1/2頁)
章節報錯
終於救回了玉黍,柴宗訓略有些心疼的看著她腫起的臉:“傻瓜,你為什麼不早說?”
玉黍並不為自己難過,只是反問到:“你真的要奏請皇上,售賣輪船給大食?”
柴宗訓淡淡到:“說過的話,就要算數。”
玉黍有些難過:“如果因為我的原因,危及到中原社稷安危,那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放心吧,”柴宗訓微微一笑:“我不會讓那樣的事情發生的。”
“都怪那些風俗,”玉黍說到:“如果父親不是那麼固執的認為風俗和氣節一樣重要,事情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柴宗訓冷哼一聲:“有什麼東西能與我中原的氣節相提並論?中原的氣節是為民族,為社稷,為百姓,那些什麼風俗,不過是禁錮人的思想,為統治者提供便利罷了。”
玉黍吐吐舌頭:“好啦,知道啦,以後再也不提風俗的事,我也會勸父親留在中原生活的。”
翌日,果然有聖旨下來,封玉黍為和義郡主,食邑江州洪州,並賜宅第一座。
玉黍要跟著太監進宮去謝恩,卻被告知太后皇后居喪,皇上也早宣佈輟朝七日哀悼,所以暫時不用謝恩,玉黍只得就此作罷。
對於符彥卿的薨逝,柴宗訓雖有預見,但暫時還未想好由誰取而代之。
符彥卿負責的是整個大周錢糧的轉運調配,雖然近年已不怎麼視事,但符家的子侄大多在地方任轉運使,有他在這個位置上坐著,符氏子侄自是實心任事。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調符彥卿的兒子符昭願或者符昭義。但根據柴宗訓近年來的觀察,符氏子侄表現大多差強人意,實在不堪侍中之位。
如果調任其他人,又怕符家人不服,搞非暴力不合作,陽奉陰違,那樣也是很難幹下去的。
算算日子,離夏徵還早,不如將此職位空缺,讓子彈飛一會兒,看看有沒有人會冒出來。
七日剛過,拉希德便託阿巴斯催了起來,柴宗訓決意動身前往江南。
符昭難免又有些吃味:“聽說官家在居喪期間封了那個番邦女子為郡主,食邑兩個州?”
柴宗訓解釋到:“玉黍於大周社稷有大功,讓我大周再無饑民,這是她應得的。”
“我沒說不是她應得,”符昭說到:“只是皇上就不能等上幾日,一定要在居喪的時候賜封?這不是送上去讓人閒話麼。”
柴宗訓再次解釋:“我倒沒想那麼多,只是這原本是她應得,所以便沒拘日子。”
皇后居喪,皇上卻急急忙忙封了個番邦女子,的確會引人遐想。
“那皇上蘇祿海救她,渡口救她,為了她能回家開通大食航線,現在更為了她不顧社稷安危售賣輪船給大食,這些是否都是她應得的?”符昭有些咄咄逼人。
柴宗訓好言安慰到:“我知道爺爺去世,梓潼這幾日過於哀傷,所以脾氣難免急躁了些。梓潼可在宮中好好休養,待我從江南迴來,你便知道,我售賣輪船不是為了玉黍,而是為了社稷。”
經他這麼一說,符昭才驚覺自己確實太過於吃醋,但還是忍不住說到:“官家處處留情,弄得我在這深宮之中著實不安。”
柴宗訓尷尬一笑:“我哪有處處留情?”
“沒有嗎?江南的周郡主,本朝的昭義郡主,遼國的皇后,現在又多了個和義郡主,真不知道哪天我就被人取而代之了。”
“沒有的事,”柴宗訓急忙撇清:“我跟她們是不可能的,梓潼永遠是我的皇后。”
符昭擠出一絲笑容:“希望如此吧。只是爺爺離世,現在朝中趙氏一家獨大,官家又要前往江南,朝政上會不會有什麼麻煩?”
“放心吧,我自會有安排。”
翌日便有聖旨出來,紀王柴熙謹暫代侍中之位,統籌全國轉運。同時皇后因哀傷過度,以至身體不適,皇上親往吳越普陀山為皇后祈福。
紀王柴熙謹一向謹小慎微,並無權勢慾望,朝中眾臣皆知他只不過是過渡,待有了合適人選,自然就會歸還侍中的位置。
雖然皇上親身替皇后祈福,打破移情番邦郡主的謠言,但並未讓符氏子侄接任侍中,還是引人遐想,朝中一些有非分之想的人躍躍欲試起來。
安排好了事情,柴宗訓和董遵誨直衝館驛。
秦阿丹和玉黍本要跟著一起,但柴宗訓直言售賣輪船是中原朝廷與大食國的事,恐怕他們插不上手,留在汴梁安心等待訊息就好。
拉希德聽說要去江南取船,疑慮到:“本王聽說造作局的船廠已搬遷到積利州,怎地不去那裡取船,卻要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