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〇四 圍點打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在背後一直追著我們,草原上也無法得到更多的補給,只好折返向南,一路與遼人騎兵糾纏,翻越大黑山,竟到了龍城北面。”
“此時控鶴軍與背嵬軍都已疲憊不堪,吊著最後一口氣拿下了龍城。在龍城獲得補給和休整後,聽說遼主在錦州城內,皇后正率軍於西南柳城攻打錦州,我便與令公商議,配合皇后大軍一起攻打錦州。”
“攻到一半,那遼國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忽地自側翼出現,好在令公早有準備將其打退。”
“現耶律休哥遁入松嶺,耶律斜軫在龍城背後的大黑山,我便趁此時出來探查軍情,不期竟遇上了你。”
“對了,你不是伴著聖駕麼?行營現在何處?”
劉光義說到:“皇上已率鐵騎軍登陸,現一半兵力駐守遼口,一半兵力在錦州西門。”
“如此甚好,”曹彬說到:“皇后在錦州西南,我在西北,你扼守東面,正南是大海,正北是無法翻越的松嶺,不如趁此時約定個日子,一起殺入錦州去。”
劉光義喜到:“我即刻繞行柳城回到遼澤,將這個好訊息帶給皇后娘娘和皇上,倘定下攻城的日子,我馬上派信使知會太尉。”
“好,我回城等你的好訊息。”
聽說曹彬和楊業殺到了龍城,柴宗訓連呼三聲好:“好,好,好,既是遼人不肯議和,這下滅遼有望了。”
劉光義說到:“皇上,曹太尉諫言定下一個日子,三方大軍一同殺入錦州城,臣已將此訊息奏與皇后娘娘知道,只等皇上定日子了。”
柴宗訓淡淡到:“既是將錦州城團團圍困,那便沒必要攻城了。”
劉光義說到:“皇上,不攻入錦州城,如何殺遼主?遼主不死,又如何滅遼?”
柴宗訓冷哼一聲:“遼主算什麼,你此刻殺了耶律賢,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再擁立一個新君,繼續與中原對抗就是了。所謂哀兵必勝,反而還因此事,可能令遼國內更加團結。”
“朕現在不僅不能殺耶律賢,還得祈求他活得好好的,直到朕打得遼人再無反抗之力為止。”
這下劉光義更懵了:“皇上,恕臣愚鈍,請皇上明示。”
柴宗訓並未明示,而是下達軍令:“命皇后率幹勇軍守柳城,將火炮架設城牆上,呼延贊率神勇軍和奮勇軍遊離於柳城與龍城之間山脈;命控鶴軍扼守龍城,背嵬軍出城遊離於大黑山附近;命劉廷放棄遼口,率軍遊離於遼澤與松嶺之間。”
“命水師艦船將火炮分一半與遼口,助鐵騎軍扼守遼澤。無火炮艦船往返於登萊運送糧草彈藥,有火炮艦船封鎖海面,片帆不得下海,否則就給朕炸沉他。”
“信使傳信時,可下一道聖旨給楊延平,命他整頓幽雲大軍,隨時準備出關。”
不以智謀見長的劉光義領會了一點點:“皇上的意思是,先清除那些準備前來援救的遼軍?”
“你聽說過圍點打援嗎?”柴宗訓說到:“耶律賢被困錦州,遼必傾國之力來救,只要我大軍將來援之遼軍一一剪滅,最後再破錦州城,遼之有生力量被我盡滅,百年內都將無力踏足中原半步。朕要用這一仗,打出北方一百年和平。”
“臣遵旨,”劉光義興奮到:“臣這便派信使知會各軍。”
原本安靜的錦州周邊州縣全都躁動起來,耶律休哥無法回城,城中只剩了耶律賢和蕭氏,以及皇帝親軍皮室軍統領耶律恆德。
蕭氏的孤穩斡魯朵,本有五萬精銳,一仗被符昭打掉兩萬,只剩了三萬多人。皮室軍擴充後也有三萬多人,加上護駕的軍隊,錦州城現有遼軍八萬。
眼見城外菸塵滾滾,周師似在對錦州進行合圍,孤穩軍統領蕭婁國勸諫到:“皇上,娘娘,目下錦州城不可久留,倘周師完成合圍,我大軍便是插翅也難飛出城去。”
蕭氏淡淡到:“周師早就將錦州圍困,趁此時我大軍更不能撤,待休哥大王和斜軫大王率軍將周師圍困,我正好中心開花。”
皮室軍統領耶律恆德說了個很尷尬的事情:“娘娘,大遼沒有水師,即便南院大王個北院大王將周師圍困,他只須順勢登船,便可安然班師。倘兩位大王不能將周師圍困,則錦州危矣,還請皇上和娘娘早做決斷。”
耶律賢半晌才開口到:“如今錦州三面強敵環伺,想順順當當撤走已是不可能,況撤出錦州,遼東半數便落入中原手中,叫朕如何甘心?”
耶律恆德說到:“皇上聖駕和娘娘鑾駕可暫時撤出錦州,由臣等守城就好。”
“不可,”蕭氏拒絕到:“宗社被毀,朕與皇上已成大遼罪人,倘就此放棄錦州狼狽逃竄,宗室必有禍亂。”
這裡解釋一句,因蕭氏常年代耶律賢處理政務,耶律賢特下旨蕭氏可自稱朕。
耶律賢握住她的手,說到:“皇后說的是,如今朕已無退路,要麼在錦州剪滅周師,要麼便死在錦州,除此之外,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