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義問到:“皇上,怎麼辦?”

柴宗訓轉問嚮導:“龍源府周邊地勢如何?”

“回皇上,”嚮導說到:“周邊全是莽莽叢林,大軍雖只帶著乾糧,但若有一營人馬專於林中尋找軍糧,當能多撐些時日。”

前世柴宗訓到過東北最遠的地方是奉天,對於這一塊所知甚少。不過有篇課文還是學過,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證明這地方物產是非常豐富的。且五常的香米,是超市裡賣得最貴的。

董遵誨諫言到:“皇上,若能多撐幾天,那趕緊追吧。”

柴宗訓伸手示意他不要打擾,眯眼思慮一陣:“大軍轉向,朝南追擊敵軍。”

“皇上,”嚮導說到:“往南過江便是遼之白山城,恐會遇到遼軍。”

“那不是正好?”劉光義捏緊拳頭,指節處發出‘咔咔’的響聲:“倘能就此俘獲一名遼軍統領,正好與楊大人交換。”

嚮導勸到:“大帥,遼軍勢大,遠非渤海可比。”

劉光義揮動拳頭:“本帥倒要看看,是遼軍勢大,還是本帥拳頭大,下令三軍,轉向南面追擊敵軍。”

大軍向南進發,將乾糧暫存,一面圍山打獵,一面行軍。

圍山打獵一來可補充軍糧,二來可找尋山中人跡。

倒也的確在山中發現幾戶人家,不過都說沒見過有大軍經過。

雖圍山打獵能補充軍糧,但並非長久之計,雪地行軍異常耗費體力,原本七日的乾糧,五日便要見底。

劉光義趕緊勸到:“皇上,目下軍糧已然不濟,倘遇敵來襲,遷延上數日,必致軍心不穩,懇請皇上下旨回師,補充軍糧後再來搜山。”

柴宗訓思慮一會:“劉卿,在雪地艱難行軍數日,卻一無所獲,你甘心麼?”

劉光義勸到:“皇上,行軍打仗,最忌意氣用事,況目下孤軍深入敵境,當以穩妥為主。”

柴宗訓說到:“前方便是遼之白山城,大軍正好攻下補充糧草。”

“王師已深入渤海多日,倘遼軍在白山設伏,時間是完全足夠的,還請皇上三思。”

“雪地行軍,最為不易,”柴宗訓說到:“朕不信遼人短時間內便能聚集大軍於白山設伏。傳令下去,大軍加快行軍速度,攻下白山城,讓將士們吃上一口熱飯菜。”

“皇上,”劉光義諫止到:“不如由臣率軍向前進發,皇上與董指揮暫時在此等候?”

“劉卿,你攻江寧時的急切哪裡去了?怎地到了此處卻婆婆媽媽起來?”

劉光義也是沒辦法,他自家若是戰死遼境,倒也算死得其所,可御駕跟著,讓他一直有些畏首畏尾。

柴宗訓不給他猶豫的機會,起身到:“大軍速速進發。”

大軍行進到混同江邊,江對岸果然看到一處城郭。

此時城下有軍營駐紮,逶迤數十里,看樣子至少有十萬大軍。

這個時候剛好是晚飯時間,對面炊煙裊裊,陣陣肉香飄過來,周師將士饞得直吞口水。

劉光義怒到:“先前沒烤肉是怎麼的?還不趕緊紮營,防止敵人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