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璐辯到:“皇上,臣如何去問?”

柴宗訓冷笑到:“你不是挺能說會道的麼?怎麼不能問?曹卿。”

曹翰再次出班:“臣在。”

“將孫大人帶下去,讓他去聯絡死於遼人之手的魂靈。”

“臣遵旨。”

孫光璐科場出身,其他類的官員自然不會幫他說好話。而他剛剛才氣死了魏仁浦,科場出身的官員自然也不會幫他說話,於是他就這麼被押了下去。

主犯處理完,董遵誨問到:“皇上,這些馬軍統領該如何處置?”

說起來這些人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柴宗訓思慮一陣:“將侍衛司馬軍盡皆遣散吧,三代之內朝廷不敘用。”

聽到能保住性命,一群將領忙不迭點頭:“罪臣等謝主隆恩。”

罰了過之後,自然是賞功。

柴宗訓看著楊業,笑到:“令公再一次救朕於水火,實是我大周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楊業執禮到:“能全殲叛軍,實賴皇上廟算,臣不敢居功。”

柴宗訓點點頭,又看著呼延贊說到:“呼延卿家果未令朕失望,及時調轉馬頭,力擒首惡。此次平叛,呼延卿家當居頭功。”

“啟稟皇上,能全殲叛軍,幸賴楊令公排程有方,董指揮守城得力,臣豈敢居頭功?”說到這裡,呼延贊難免有些抱怨:“皇上既是早有安排,何不及早與臣言明?幸好董指揮膽大心細及時提醒,否則臣怕是早已釀成大錯。”

柴宗訓笑到:“朕若不試試你呼延讚的能力,怎敢將侍衛司交託與你?”

雖然心中有些準備,但此刻柴宗訓金口一開,還是令呼延贊欣喜不已,他急忙跪下:“臣謝主隆恩。”

“眾臣上前聽封。”

“呼延贊力擒首惡,著賞銀萬兩,授侍衛司馬步軍都點檢。馬軍遣散後,可招募新軍充實。”

“楊業平叛有功,賞銀五萬兩,封三子延光夜郎防守使。”

“董遵誨守城有功,賞銀萬兩,封次子嗣榮賀州防守使。”

“趙德昭擒獲城內叛軍,賞銀三千,領戶部尚書銜。”

其餘率家丁城內協助治安者,俱都有封賞,殿上一片山呼萬歲聲。

領了戶部尚書銜的趙德昭,等於是打入了符彥卿管轄的地方,不過他似乎不太滿意。

戶部雖是財神爺,但哪有吏部天官厲害。

皇上把兵權牢牢攥在手裡,實授宰輔之職的趙匡胤和符彥卿權力越來越小,有時候甚至還不如直接辦事的六部尚書。

而六部之中,以吏部為首,且趙德昭實授了幾年侍郎,原以為順理成章會成為尚書,這一封賞,竟到了戶部,跟他的預想差了很多。

封賞過後,柴宗訓竟然要親自召見蔭封的兩名官員,楊業三子楊延光,董遵誨次子董嗣榮。

按照先前訂立的規矩,蔭封的官員須先選一貧苦之地做出政績,方能實領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