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五 大炮換盟約(第1/3頁)
章節報錯
喜歡打馬球?沒馬?不就是蹴鞠麼,或者叫足球。
這不巧了嗎,你說這不巧了嗎。
柴宗訓就是常把那句‘二十年南部之星’掛在嘴邊的人。
不僅看球,當年企鵝球迷群和貼吧風靡的時候,為了能夠混個管理員,做個小吧主吹水,柴宗訓踢球、看球,而且還潛心研究戰術,也曾應約寫過一些戰術分析。
這十多年整日忙著軍國大事,不如趁此時在蘇祿好好回味一下當年的感覺吧。
西王和侗王聯名的摺子已經發了出去,西王憤而住在館驛裡,揚言等東王到了之後一定要所有中原人好看。
柴宗訓根本不在乎他的狠話,而是讓樊若水知會侗王,要首先將風靡中原的一種博戲引入蘇祿。
此博戲不僅觀賞性強,且能強身健體,像董遵誨和曹翰都是此中高手。且正是因為會玩這種博戲,他們才有如此強悍的身材。
董遵誨力戰西王護衛,曹翰舉手投足便能挾持西王,這些所有人可都看著呢。
既然能有辦法將身體練得和他們一樣,侗王的護衛自然是趨之若鶩。
這個時候最不缺的就是草坪,稍作修剪,畫出一個足球場,柴宗訓便給所有人講起了戰術。
4231雙後腰,442雙前鋒,352三中衛,433三前鋒,還有瘋子貝爾薩的3313,柴宗訓都在戰術板上做了講解。
侗王和手下護衛驚為天人是應該的,董遵誨幾人也是異常吃驚。
中原現在也有蹴鞠遊戲,也的確比較流行,但皇上可是一直忙於軍國大事,從未進過蹴鞠場。但他提出的角球、任意球、間接任意球、點球,越位,大小禁區這些,簡直聞所未聞。
雖比現在的蹴鞠要麻煩得多,但可玩性更強,也更加考驗戰術,倒真似行軍佈陣一般。
董遵誨和曹翰都是習武之人,又去過蹴鞠場,上手非常容易。侗王護衛身體素質雖然差得多,但也經常訓練,多找找腳感,也能踢上一踢。
反正他們都沒見過五大聯賽,不知道歐州亞軍杯,拜仁慕尼黑,不知道中場不能開香檳,也不知道六冠偽業,更不知道沒四找四,所以踢成什麼樣都是最好的。
而且足球有一個非常大的魔力,只要能看懂,就很容易痴迷。
樊若水顧及使臣身份,不好意思下場,而侗王卻顧不得王者之尊,就是做守門員也要上場感受一下。
有侗王親身實驗,不出幾日,整個蘇祿島竟都沉浸在蹴鞠氛圍中。
就在這種氛圍中,迎來了東王船隊即將靠岸的訊息。
侗王帶著護衛,領著樊若水,親自到港口迎接。
西王為了早一步見到東王,竟率著護衛下了海。
“可惜,”侗王開口到:“自即位時巡幸過蘇祿島,這是東王第二次駕臨。可惜時間倉促,連煙花都來不及採買。”
“放煙花麼,小事一樁。”柴宗訓接話到。
侗王欣喜到:“莫非貴使船上有?”
“船上倒沒有煙花,”柴宗訓說到:“不過有比煙花動靜更大的東西。”
“哦?”侗王問到:“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