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 一一擊破(第2/3頁)
章節報錯
“什麼?”嘉敏一驚。
趙德昭說到:“姑娘試想想,若父王真的謀逆,皇上豈會安心讓我待在江南?但除了王府家丁仇九帶來訊息外,汴梁並無差役前來,這便足以證明,父王謀逆不過是個傳言。”
“父王為政十年,在朝中有不少仇敵,若是他們造謠中傷父王,倒也不是不可能。”
嘉敏質問到:“你既知道這些訊息,為何不知會與我?讓我江南三萬士卒白白送命,豪強大戶一個也逃不脫。”
“我也不想,”趙德昭說到:“此事皆是趙大人安排,我也是身不由己的。”
“趙普,”嘉敏咬牙切齒到:“有生之年我必殺你,為三萬枉死的江南士卒報仇。”
趙德昭嘆到:“姑娘看開些吧,這些士卒原本就該死在抗擊中原的戰場上,如此倒也算死得其所。卻因為當初怕死,如今死得一點也不光彩。”
“還有那些豪強大戶,我聽聞中原兵臨江寧城下時,國主曾下旨以財粟換官爵用以軍資,這些人卻藏諸深窖,不願助國,似這等人死了一點也不可惜。”
“你懂什麼,”嘉敏怒喝到,趙德昭一愣,從未見過她這樣。
嘉敏隨即回過神來,幽幽到:“我是替公子可惜,雖然這三萬士卒和豪強大戶不是公子下令所殺,卻是因公子而死。此事傳開,公子必盡失江南民心,大好的基業就此沒啦。”
趙德昭說到:“只怪事情太過倉促,來不及甄別訊息真偽,以致於鑄成此等大錯。”
嘉敏沒有接話,轉身便往外走。趙德昭追上去問到:“姑娘哪裡去?”
“此刻外間定是盈反沸天,我去試試還能不能挽回一些民心,你暫且在此間待著吧,我怕你出去之後刺激到民眾。”
嘉敏走後,雖是真傷心,趙德昭卻也得趕緊上奏摺為自己辯駁清白。
殺光三萬江南士卒後,趙普揮一揮衣袖,趕回宋州,彷彿他從未來過。王彥進卻一直帶兵駐紮長江北岸,不肯過江去。
有校尉問到:“統領,既已完成任務,我等為何不過江去?”
王彥進說到:“江南新平,人心浮動,此刻民眾盼著我軍直搗汴梁為他們報仇呢。我若是回師江南,不正坐實誘殺三萬士卒之事嗎。屆時民眾必會責難,此等事情,還是交給趙公子處理吧。”
校尉又說到:“我看那趙公子實是長著反骨,若非趙普前來勸導,恐怕大錯已然釀成,我等也會跟著受牽連。”
王彥進想起先前趙德昭跟他密謀如何殺光江南士卒,如何擒獲豪強大戶,以及極力為自己辯駁。想不到此人看著是個文弱書生樣,卻如此陰狠。得設法調到其他地方,不然啥時候不小心得罪他,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宋州城。
因為需要足夠的兵馬殺光江南士卒,所以趙普帶走城內大部分兵力。
趙普平叛,盡諸江南叛軍的訊息傳回宋州,留守的驍騎營校尉馮耀佐當即站了起來。
“趙大人不是去協助趙公子兵諫麼,怎地會殺助公子兵諫計程車卒?”馮耀佐喝問到。
傳信計程車卒說到:“此事乃是趙大人的謀略,趙大人此時已到李口,不日就要進城,請馮校尉開南門迎接。”
馮耀佐遲疑半天,卻不開口,傳令兵小聲叫到:“馮校尉,馮校尉。”
“哦,”馮耀佐應了一聲:“我知道了,待整頓軍營後便去開南門。”
傳令兵走後,馮耀佐當即叫來營中幾名指揮使商議大事。
這裡要插一句,大周軍制,侍衛司、控鶴軍、鐵騎軍等等有稱號的軍隊都是單獨的軍種。這些軍種下分廂、軍、指揮、都四級編制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