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德豐撲通一聲跪下,涕零到:“臣謝主隆恩。”

柴宗訓上前將慕容德豐扶起:“慕容兄,朕便將嶺南交給你了,希望朕下次巡幸嶺南之時,看到的是一個不分漢夷安定富庶的嶺南。”

慕容德豐再次執禮:“皇上放心,臣定不負皇上重託。”

嶺南既交給慕容德豐,柴宗訓現下首要之事便是令李煜修通大庾道。

三軍修整數日之後,柴宗訓正式下令班師回朝。

才到汴梁,柴宗訓便接到一個壞訊息,花蕊夫人已於日前薨逝。

當日柴宗訓初得花蕊夫人之時,確實好一陣寵愛。只是花蕊夫人的思想與他相差太遠,除了生理,倆人沒有一絲共鳴。又因常年南征北討,竟至漸漸忽略了她。

花蕊夫人並未生下一男半女,心靈毫無寄託,成日間鬱鬱寡歡,終至香消玉殞。

柴宗訓好一陣傷感:“是朕負了她,打聽一下她有無孃家人,找到後厚賞吧。”

處理了花蕊夫人之事,自然便要對收歸南漢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調運糧草的符家,又蔭封了一堆子侄。

韓通殺敵最多,賞進位凌雲閣。

楊業率先登城,賜中書令。

曹彬第一個奪下城池,賜侍中。

守汴梁有功的曹翰也跟著升了一級。

朝廷一下子多了一堆使相樞相。

解決這些之後,柴宗訓下了一道旨意,命南唐主李煜今夏親自入貢。

韓通心滿意足的散朝回家,這一趟徵南漢,在皇上的運籌帷幄下,沒花什麼力氣便立下大功,而且還將鐵騎軍收歸侍衛司門下,此刻他是大周擁兵最多的統帥。

還未坐定,管家便上前稟報:“魯王,御史中丞劉坦求見。”

劉坦是趙匡胤的親信,先前京察之時有過交集,但韓通終歸與趙匡胤不是一路人,這劉坦突然造訪是為什麼?

韓通懶得見:“就說本王不在府中。”

管家說到:“魯王,小人便是這樣答劉大人的,但劉大人說是散朝之後跟著魯王的車駕一同來到府門前……”

韓通撇撇嘴:“算了算了,引他到前廳吧。”

出到前廳,劉坦便笑著拱手到:“此次收歸嶺南,魯王居首功,下官特來道喜。”

韓通拱手到:“收歸嶺南,全賴皇上運籌帷幄,我等安敢居功。”

劉坦說到:“魯王謙虛,目下大周誰人不知魯王兩仗盡滅南漢十數萬精銳之師,引致劉氏不得不出城投降。皇上運籌帷幄,卻也須魯王帶著將士們浴血奮戰不是。”

“收歸南漢,皇上已論功行賞,”韓通說到:“我等無不感激皇恩浩蕩,便要恭賀,也是賀我大周新增數千裡國土。”

“這個自然要賀,下官已然準備上表。”劉坦笑了笑:“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所以特來向魯王請教。”

韓通有些不耐煩:“何事?”

劉坦說到:“魯王殺敵最多,所以進位凌雲閣,令後世永遠銘記;曹太尉第一個攻陷南漢城池,賜侍中;楊太尉首登穗都,賜中書令,雖皇恩浩蕩,卻也無可厚非。只是下官不明白,慕容少師未曾臨陣殺敵,也不曾出謀劃策,便連三路大軍出兵方向,也是曹太尉定下。”

“慕容少師不過居中聯絡,傳遞訊息,皇上便賜他嶺南郡公,且是實授,等於將剛收歸的嶺南賜予了他。下官想知道,這南征途中莫非發生了一些國中不知道的事情,才讓皇上如此厚賞慕容少師?”

當日在嶺南之時,皇上賜慕容德豐嶺南郡公,韓通的確有些不自在。

不過嶺南乃蠻荒之地,韓通自問鎮守可以,但要答到皇上要求的不分漢夷,安定富庶的嶺南,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劉坦的意思很明白了,必是朝中有人不服慕容德豐受此封賞,所以他來串聯一下。

韓通雖直,卻不憨,一口便回絕了劉坦:“皇上欲賞誰,如何賞,自有聖裁,本王身為臣子豈敢多問。劉大人慾知嶺南曲折,可自行上書皇上。來呀,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