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 實權(第2/3頁)
章節報錯
事已至此,韓通只得悻悻到:“皇上,臣的意思是,此事或可再斟酌斟酌。”
柴宗訓緊跟著問到:“魯王的意思是並不反對?”
韓通看了趙匡胤一眼:“回皇上,臣不反對。”
“好,”柴宗訓起身到:“傳朕旨意,魏王驅除遼虜,為國拓地,戰功顯赫,授侍中,領大名刺史。”
散朝之後,御史中丞劉坦快步追上趙匡胤:“宋王,方才大殿之上何不據理力爭,卻讓一個受賄之人位居宰輔?”
趙匡胤淡淡到:“皇上授魏王侍中,此事恐早有預謀,我等便是再爭,也不可能令皇上改變心意,反倒會引得他不快。”
劉坦說到:“宋王就此甘心魏王掣肘?”
“掣肘?”趙匡胤冷笑到:“符彥卿久居大名,初入汴梁根本就沒什麼根基,如何掣肘本王?”
劉坦說到:“我等定會傾力輔佐宋王,至於魏王這個侍中,當個擺設就好。”
符彥卿回到魏王府,此時符氏子侄已齊聚府中,恭賀他榮膺宰輔。
一番喜鬧過後,符昭願開口到:“父王,孩兒到現在都還沒明白,既是授父王宰輔,為何卻又將父王投入大牢,讓父王背上汙點,以致引人詬病?”
符彥卿想了想:“本王到現在也沒想明白,只能說天威難測。”
符昭願接話到:“皇上對符家,恩還是大於威的,目下符家貴盛以極,後世再難超越啦。”
符昭義輕拍他的後背:“你就想著符家貴盛,還須多想想皇恩浩蕩,如何報答才是。”
“嗯,”符彥卿點點頭:“五郎的話有道理,皇恩浩蕩,符家上下便是粉身碎骨亦難報萬一,今後必定要實心任事,回報皇恩。”
每日三頓飯之前,柴宗訓都須攜符昭去給太后請安。
所謂以仁孝治天下,身為皇帝,只要在皇宮之內,這種事情必須身體力行。
路上,符昭開口問到:“你怎地突然授了爺爺侍中,讓人一點準備都沒有。”
柴宗訓笑到:“要處理朝政的又不是你,要準備什麼?”
“可先前爺爺還是個人犯,轉身便做了宰輔,”符昭問到:“你不會有什麼陰謀吧。”
柴宗訓哈哈一笑:“若有人耍陰謀可讓我做宰輔,這陰謀倒耍得好,我倒希望多來點。”
符昭嘟嘴到:“我可是很正經和你說,讓爺爺出任宰輔,總得有原因吧。”
柴宗訓說到:“原因很簡單,我即將要征伐南漢南唐,朝中須有人配合。”
“前次準備征伐南唐,趙匡胤卻百般推諉,雖間接造成我接受慕容德豐的戰略,收歸幽雲,也算立了一功,但長此以往,設若在攻唐緊要之時,趙匡胤卻督糧不力,怎麼辦?”
符昭想了想:“你覺得爺爺比趙匡胤要好一些嗎?”
柴宗訓笑到:“我有人質,魏王不敢不聽話。”
“什麼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