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 利益交換(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匡胤帶著劉坦,小心翼翼的來到齊王府後門。
劉坦有些疑惑:“宋王,世人皆知你與齊王自小和睦,既是前來拜訪,為何不走正門?”
趙匡胤解釋到:“正因世人皆知我與齊王自小和睦,才不能走正門。齊王即將主持京察,我與他這層關係在,本就惹人懷疑,若再大張旗鼓進去,豈非擺明告知世人,我與齊王將在京察中私相授受?”
劉坦拍了句馬屁:“還是宋王想得周到。”
隨從上前敲門,齊王府中下人開門見是趙匡胤,急忙行禮:“見過宋王。”
趙匡胤大喇喇進門:“無須多禮,且帶本王去見齊王吧。”
一行人穿過後院,到了前廳,廳中卻空無一人,反倒是前院熱鬧得很。
下人忙說到:“宋王少待,小人這就去通傳。”
不一會兒,下人匆匆的回來:“稟宋王,魯王韓通造訪,齊王正在門前迎接。宋王少待,齊王這便來了。”
趙匡胤臉色一變,劉坦起身到:“韓大眼怎麼來了,宋王,咱們要不要回避一下?”
“不用,”趙匡胤冷冷到:“韓通來此的目的,與本王一樣,不如就此開啟天窗說亮話。”
韓通自馬車上跳下來,隨後跟著的向承甫見齊王府中門大開,慕容延釗與慕容德豐率王府中人站在門前。
“魯王,”向承甫小聲到:“咱們是不是太過於招搖了?”
“本王與齊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韓通說到:“此次正該大張旗鼓給世人看看,也能給齊王少少的壓力。”
“壓力來自何處?”向承甫說到:“下官愚鈍,還請魯王指點。”
“本王如此行事,就是要讓世人看到本王與齊王和善,”韓通說到:“將來若在京察中,齊王對侍衛司的人過於苛刻,便會落下不仁不義的話柄。”
慕容延釗迎上前幾步:“魯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齊王客氣了。”
倆人客套幾句,相攜進門,慕容延釗開口到:“今兒早上起床,枝上喜鵲便叫個不停,本王便知會有貴客到,沒想到一來就是兩位,魯王,宋王已在廳中恭候多時了。”
韓通心裡緊了一下,不過瞬間便放鬆,他能想到與慕容延釗聯絡,趙匡胤自然也能想到。
到得前廳,果見趙匡胤端坐,雖在朝上不睦,但私底下也不得不客套幾句。
三人分賓主坐定,慕容延釗開口到:“本王與宋王魯王雖同殿為臣,但二位甚少造訪我府邸,此次兩王齊至,定是有事相商,未知二位誰先說呢?”
韓通是個直人,恰好趙匡胤拱手到:“魯王請。”於是他便說到:“齊王,本王貿然造訪,不為其他,只為這京察而來。”
“哦?”慕容延釗笑到:“莫非魯王認為皇上會查察到你頭上?”
韓通朝天一拱手:“便是皇上查察到我頭上,倒還好說,本王一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查察。只是此次皇上荊南之行,所獲官員均出自侍衛司,想來皇上目下已對侍衛司深惡痛絕,將來京察之時,還請齊王包涵則個,本王感激不盡。”
“哦,”慕容延釗不置可否,轉過頭問到:“宋王呢?”
如果沒有韓通在,慕容延釗自然不會稱呼宋王,而是叫元朗了。
趙匡胤淡淡到:“本王來意與魯王一樣,也是為京察而來,不過本王是來懇請齊王在京察中對本王門生故舊從嚴查察。若真有害群之馬,請齊王一定幫本王查察出來,從嚴懲治。”
慕容延釗不動聲色的回到:“皇上如此看重此次京察,若由本王主持,不消二位說,本王自知道該如何辦理,只是皇上那裡,不太好交代。”
“想來若是齊王從嚴懲治,皇上必會歡心,”趙匡胤說到:“這對清潔我宋王府故舊也有一定好處,否則將來若為皇上親自揪出來,本王真就無地自容了。”
“你…”韓通喝了一聲,接下來的話卻也不好說出來。他才不信這趙匡胤上門,是為了讓慕容延釗從嚴懲治門生故舊。怪就怪他太直,進門就說好話,偏偏侍衛司的人又不爭氣,被皇上揪出一窩來。
慕容延釗壓壓手:“魯王勿急,似我等這般沙場拼命,不就是為子孫後代博個出身麼,孩子們不懂事,讓皇上生氣了,咱們鞭策鞭策倒也無傷大雅。”
聽到這話,韓通只得忍氣吞聲:“如此,便拜託齊王了。”
“不敢不敢,”慕容延釗說到:“京察之任,是否會落到本王頭上都不太好說。”
韓通喝趙匡胤對視一眼,一起開口到:“本王以為,如此重任非齊王不可。”
慕容延釗淡淡一笑:“若如此,本王必不負二位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