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黨爭端倪(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德昭起身,與柴宗訓相互打量:“皇上,一年多未見,你曬黑了,更成熟了。”
柴宗訓笑到:“天天打仗東奔西跑麼,能不黑嗎,快坐。”
趙德昭坐了下來,柴宗訓繼續說到:“日新,當日嘉敏之事,朕實屬無心,當日朕也不知她是南唐諜者,以至於亂點鴛鴦譜,弄得你上心。”
趙德昭淡淡一笑:“皇恩浩蕩,臣明白。再說不過一女子而已,臣早已將她忘記。”
“甚好,甚好,”柴宗訓點頭到:“來日攻下南唐,搶回嘉敏,朕仍賜予你。”
“皇上,”趙德昭不想再提此時:“臣此來,是為潘仁美與楊業爭端而來。”
“哦?”柴宗訓問到:“日新可是想到解決之法?”
趙德昭笑到:“最好的辦法,便是皇上即刻下旨出征南唐。”
柴宗訓搖搖頭:“朕何嘗不想,只是收歸幽雲耗費大量國力,須得等上一兩年,國力恢復再說。”
趙德昭又是一笑:“皇上,南唐收歸後,潘仁美與楊業還是會繼續鬧的。”
“哦?怎麼說?”
“皇上,這潘仁美和楊業倆人本也沒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潘仁美得了軍功卻因為楊業之事未拿到相應的賞賜,所以發幾句牢騷而已。”
趙德昭繼續說到:“只是沒想到,這幾句牢騷給鐵騎軍的老將看到機會,群起而攻楊業。此事說到底,還是新老將領意氣之爭。”
“若處理得當,自是同仇敵愾,為皇上收歸南唐盡力;若處理不當,便會相互掣肘,說不定還會惹出什麼大亂子。”
這些事情,柴宗訓早就想到了,只是暫時還沒想到解決的辦法。
“日新可有解決之策?”柴宗訓問到。
趙德昭搖頭:“此乃數千年來朝政頑疾,臣愚鈍,未得解決之策。”
應該說,這是炎夏人骨子裡的鬥爭基因,有外侮,便與外鬥;外面平靜了,就內鬥,引導得好,便能讓國力蒸蒸日上,引導不好,便會空耗國力,弄不好還會亡國。
炎夏曆朝歷代,哪一朝不是亡於內鬥?或者嚴謹一些,始亡於內鬥。
雖然大周目前還不至於如此,但這便是有了苗頭,須得小心引導。
趙德昭繼續說到:“臣雖未勘破其中道理,但可設法暫息新老將領爭鬥,為皇上早日解決此事爭取一些時間。”
柴宗訓抬起頭,這一年多未見,趙德昭一改文弱書生的模樣,眼神比先前堅毅了許多:“如此,便有勞日新了。”
“為皇上分憂,乃是臣子的本分。”
出了皇城,趙德昭便直奔齊王府。
他本也是齊王府的熟人,管家看到他便說到:“趙公子,我家公子加封少師,皇上賜了新的宅院,已經不住在齊王府了。”
趙德昭說到:“管家,勞煩你稟告齊王,我有要事求見。”
“趙公子少待。”
不一會兒,管家出來到:“趙公子,齊王在前廳候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