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公子,”董遵誨說到:“花魁都是在柺子手中買來,自小便教養,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柴宗訓想問的,並不是這個,不過按董遵誨的說法,花魁屬於來歷不明。

見他不說話,董遵誨討好的說到:“有公子在,今日這些人算是白來了。”

“什麼白來?”

“公子一曲江城子,令天下人動容,小的現在誦起,仍是熱淚盈眶。想一花魁能出個什麼難題,公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柴宗訓還真想試試,並不為出風頭,只是眼前有座酒樓,卻不知道老闆是誰,他有些不放心。

如若能接近花魁,弄清豐樂樓情況,便再好不過。

卻聽閣樓上嘉敏說到:“今日比試,以一柱香為限,稍後各位公子若完成,自有小廝去收…”

“嘉敏姑娘,”慕容德豐急不可耐的大聲到:“豐樂樓的規矩,我等早已熟知,快些發下題來,我等也好早些定自己生死。”

嘉敏笑而不答,小廝趕緊上前發紙張,每個人發兩張。

“一首詩作而已,難道有人字大如鬥,得兩張紙才裝得下?”柴宗訓問到。

董遵誨解釋到:“每人答題兩張,一張掛於廳中令眾人品評,一張交與花魁,由其評判勝負,不過一般廳中品評優勝,便十拿九穩了。”

“我等皆拿到紙張了,嘉敏姑娘,出題吧。”

嘉敏笑到:“那好,奴家這就出題了,列位公子聽真。”

“今日乃上元節,蒙皇恩浩蕩,風調雨順,正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奴家便以這上元節出題,列位公子做賦,可好。”

“好,好。”

以元宵節為題,這個根本都不用思考,柴宗訓提筆便寫下那首流傳千古的《青玉案•元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句一出,誰與爭鋒?

其他人正在抓耳撓腮的時候,董遵誨卻已舉起了手。

眾人驚詫的看過來,竊竊私語:“這人怎地這麼快?”

“這是放棄了嗎?”

有人揶揄的看著柴宗訓:“沒實力也來應對,便是胡亂寫幾個字,也比交白卷強吧。”

柴宗訓一概不理,只靜靜的坐著,等待著裝逼時刻的來臨。

為避免抄襲事件發生,小廝並未將柴宗訓的答卷掛起來,只是遞了一份上去。

閣樓上的嘉敏接到答卷,掃了一眼後便認真擱起來逐字逐句的解讀,讀到妙處,竟站起來定定的看著柴宗訓。

感受到嘉敏火熱的眼神,柴宗訓神在在的坐著,並不往那邊瞟。

因時間有限,眾人紛紛開始揮毫,一柱香燒到大半的時候,小廝開始將收到的答卷掛起來。

第一個掛的便是《青玉案•元夕》,眾人抬頭細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好句,好句,實在好句啊。”

“豈止好句,乃是千古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