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皇帝孟昶聞警,亟命王昭遠為都統,韓保正為招討使,率兵拒周。

臨行前,孟昶特地於郊外與王昭遠、韓保正踐行。

因先前被王昭遠搶白要送一塊‘世修降表李家’牌匾的宰相李昊,仍在力勸孟昶:“主上,王昭遠與韓保正不過諂媚小人,素不知兵,而周兵來勢洶洶,須得調派穩妥善戰之將方可。”

這話恰好被王昭遠聽到,他舉著酒罈大喝到:“李昊,你欲作甚?實與你說,我此行不止打算克敵,便是進取中原,也如反手一般。”

李昊不理,只奏到:“主上且看,如今大軍壓境,王昭遠卻如此不知天高地厚,若以他為帥,蜀中危矣。”

王昭遠不知從何處摸出一把鐵如意:“李昊休要危言聳聽,昨晚我遇諸葛孔明託夢,他已授計於我,此行我當直搗汴梁,活捉那偽周皇帝,給我主專事端夜壺之用。”

在場諸人聽到這話,都大笑起來。

孟昶頗為滿意,舉起酒杯:“王都統豪氣,寡人便以此杯,敬祝你一路得勝,直搗汴梁。”

王昭遠本是享樂之輩,哪裡習慣軍營。等他走走停停到羅川時,曹彬已連拔蜀軍萬州,燕子二城,正奔興州而去。

興州若下,一路再無險阻,周兵便可直達劍閣,震動蜀中。

見此情形,王昭遠急忙派韓保正率兵前去迎敵。

韓保正帶著大軍,才至三泉寨,便與曹彬大軍狹路相逢。

韓保正副將李進舞戟出戰,僅兩回合,便被曹彬活捉。

無奈,韓保正只得親自掄刀出戰。

曹彬挺槍接戰,鬥了十餘回合,殺得韓保正氣喘吁吁。

韓保正正欲回馬逃奔,不想曹彬一槍正朝中心刺來。

韓保正慌忙用刀遮攔,曹彬長槍一抖,將他挑下馬來,身邊親兵急忙上前,將韓保正活捉。

主將副將皆被生擒,蜀軍一時打亂,曹彬率兵衝進陣中,直如砍瓜切菜一般亂砍亂殺,蜀兵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逃命不及,紛紛做了刀下鬼。

此戰大獲全勝,恰好三泉寨又是蜀軍糧寨,裡面存有糧米五十萬石。曹彬命人全部搬空,一粒不留。

除三十萬石用作軍糧外,竟然有二十萬石無處存放,乾脆運回汴梁。

以往攻伐皆是頗耗錢糧,沒想到這次打仗竟然還有糧食賺,柴宗訓樂得合不攏嘴,連忙下旨嘉獎曹彬及全軍將士。

第一次迎敵便丟了前鋒,損失慘重,王昭遠不敢再輕敵,在羅川擺開架勢,準備迎戰曹彬。

曹彬連下三陣,士氣高漲,也不耽擱時間,率軍直奔羅川。

一路行軍至江邊,江對岸便是蜀軍營寨。

王昭遠先前打算韓保正若勝,便渡江而去與他會合,所以江上搭了浮橋,並未拆去。

王昭遠雖不輕敵,然他卻以己度人,他率軍一天不過行進幾十裡,以三泉至羅川的距離,他根本沒想到曹彬會這麼快到江邊。

眼見蜀軍無備,曹彬大呼:“此時不過橋,更待何時。”話音未落,他已飛馬而出,踏上浮橋。

將士們眼見主帥身先士卒,紛紛大受鼓舞,蜂擁往橋上衝。

蜀軍此時方醒悟,連忙在橋頭阻攔,卻擋不住曹彬神力,左一挑,右一刺,都被他殺落水中。

周軍紛紛隨上,霎時間衝到岸上,與蜀軍對戰起來。

王昭遠遠遠的在營寨上看到一員大將,頭戴金盔,身上鐵甲被鮮血染遍,在陣中左衝右突,妨者即傷,擋者即死。他驚問到:“此乃何人?”

部下答到:“此乃周軍主帥曹彬。”

王昭遠訝然到:“主帥不該安坐營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麼?怎地周軍主帥還親自上陣?”

部下不知該如何答他,紛紛埋頭看著腳尖不說話。

“不行,不行,”王昭遠來回走了幾趟:“曹彬如此驍勇,這羅川擋他不住,必須馬上後撤至漫天寨,依著高山方能阻住他。”

“都統大人,”部下勸到:“漫天寨後便是興州,若此寨有失,興州不保,周軍直逼劍閣,我等將退無可退。”

“退什麼?”王昭遠說到:“本都統方才不是說了嗎,在漫天寨擋住周軍。”

“可…”

“沒什麼可不可的,你是主帥還是我是主帥?”王昭遠喝到:“速速退兵。”說罷他便不管不顧騎上馬,直奔漫天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