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 收楊業(中)(第3/3頁)
章節報錯
楊業仍是不理。
柴宗訓淡淡到:“統領英明一世,莫非臨了要食言,做一個小人?”
楊業猛的睜開眼睛:“我何曾食言?”
“朕與統領曾有盟約,若統領敗,不可自決;若朕敗,便隨統領北狩晉陽。今朕僥倖獲勝,統領卻要食言?”
“當日之盟約,只在戰場上,如今楊業既已被俘,死生仍由楊業做主。”
“朕知統領忠誠,不肯背棄北漢,”柴宗訓說到:“不過朕遲早會將北漢收歸版圖,屆時統領一樣為我所用。”
楊業知道柴宗訓所言非虛,他現在只求速死:“皇帝陛下,無須贅言,楊業絕不活著看到北漢被偽周收歸。”
柴宗訓淡淡一笑:“朕不僅要統領看著,還要讓統領親自指揮兵馬收歸北漢。”
“痴心妄想。”楊業冷冷到。
柴宗訓不以為意:“統領之忠,令人感嘆,可惜只是愚忠、小忠,若流傳後世,恐為天下人恥笑。”
“楊業兵敗被俘,盡忠自決,不值留史,更不值天下人恥笑。”
“非也非也,”柴宗訓說到:“敢問統領是何處人?”
楊業並不回答。
柴宗訓笑到:“朕知道,統領若回答,定會答晉陽人士,然此回答大錯特錯。”
楊業側頭看了過來。
“統領乃是故漢唐人,朕也是故漢唐人,我等皆是同祖,晉陽不過是統領的出生地,正如汴梁是朕的出生地一樣。”
這種說法,楊業聞所未聞,他瞪大眼睛等待柴宗訓的下文。
“便連北漢主劉鈞,亦是故漢唐人,朕與劉鈞之爭,乃是兄弟鬩於牆。”
“這天下,乃是故漢唐人的天下,非朕之天下,更非劉鈞之天下。”
“統領事劉鈞不肯事朕,無非是阻擋漢唐再造而已。”
只要說起漢唐,此時的人無不向往,連楊業也不例外。
柴宗訓接著說到:“然歷史洪流滾滾而下,統領與朕不過滄海之一粟,便是拼盡全力也不能阻擋。”
“今日若非朕與統領,換做其他人,亦是同樣結果。”
“統領肯與朕聯手,再造漢唐的速度會快些,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些,統領若不肯事朕,朕也不過遲上些時日統一漢唐版圖而已。”
“歷史選擇了朕,選擇了統領,懇請統領勿要做倒行逆施之事。朕願給些時日讓統領想清楚,若是統領執意要回北漢,朕亦不阻攔。”
這種說辭楊業聞所未聞,被說得雲裡霧裡,但說到再造漢唐,他是很心動的。
沉默了一會,柴宗訓又說到:“統領若是擔憂家人,朕早已料到此事,相信不出幾日,統領便能與家人團聚。”
原來,北漢兵尚有兩萬降卒以及上萬傷兵在晉州,柴宗訓已於日前修書北漢主劉鈞。
書中只言楊業殺了心腹愛將杜漢徽,柴宗訓誓要將其滿門抄斬方消心頭之恨。所以致書劉鈞,若想要回降卒,便拿楊業家人來換,如若不然,便將這三萬北漢兵盡數坑殺。
北漢地瘠民貧,國小人乏,若非遼國襄助,大周早已將其收歸版圖。
楊業既然已經被俘,那是不指望能回來,他的家人留在北漢也只能吃乾飯,還不如拿去換回三萬降卒,那可是三萬勞動力啊。
於是劉鈞顧不上什麼忠臣良將,也不顧臣下反對,遣人將楊業家人拿住,盡行送往潞州,交由大周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