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感謝老鐵送上的人頭(第2/3頁)
章節報錯
“殺,一個不留。”柴宗訓冷冷到。
老董,我終於能為你報仇了。
一旁的慕容延釗勸到:“啟稟皇上,吾皇志存高遠,立志恢復漢唐故地,目下正是用人之際。”
“此班將領是我大週中流砥柱,一向對皇上忠心耿耿,今次作亂,恐是受人蠱惑,懇請皇上網開一面,首惡必除,給脅從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柴宗訓抬起頭:“卿此言反倒提醒朕了,韓太尉,速將這班反賊嚴刑拷問,命他們交出首惡。”
“臣遵旨。”
韓通退下後,慕容延釗繼續勸到:“皇上,拿獲首惡後,臣懇請皇上給他們一個機會…”
“卿勿復言。”柴宗訓說到:“這群叛賊,犯下誅九族的大罪,朕未罪及家人,已經是開恩了,若連他們都放過,今後豈非人人皆可造反?”
殺這群將領,柴宗訓一點也不心疼,甚至可以說,他早就想殺了。
只有殺了他們,才能扭轉唐末以來武將造反的風氣。
再說後世有‘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的評價,一般平庸的將才,殺了也就殺了,有何可惜?
此時太監萬華上前低聲到:“稟皇上,歸德軍副將趙匡義求見,言有要事稟奏。”
來得正好,正愁怎麼抓他呢,沒想到自己送上門。
原本趙匡義是沒有資格單獨見駕的,不過柴宗訓根本就不管什麼禮節,揮手到:“宣。”
趙匡義手上的布袋被鮮血染透,混著路上的煙塵,早已紅得發黑。
“臣趙匡義,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柴宗訓玩味的看著趙匡義:“你有何事稟奏?”
趙匡義聽出了柴宗訓的不善,仍是不慌不忙的開啟布包:“回皇上,臣此來是獻上犯上作亂首惡高懷亮首級。”
“哦?首惡是高懷亮嗎?”
“回皇上,”趙匡義對到:“臣聽聞昨晚正是此人率兵攻打皇城,也是吾皇天威眷顧,令臣出門便遇此賊,特梟其首來獻於皇上。”
柴宗訓這才發現,如果被俘的那些將領不開口,他真的沒有實質證據將趙匡義定罪。
但他不甘心放過趙匡義:“朕怎麼聽說,這群判將都是從仁德山莊出來的?而你連日來一直在仁德山莊勾留?”
趙匡義雖然沒有大的智慧,小聰明還是不少的,再說領兵在外的趙匡胤、符彥卿更讓他有恃無恐。
“回皇上,臣聽聞這群判將對皇上削節鎮之策多有不滿,所以連日來一直在仁德山莊打探訊息。”
“既是打探訊息,為何不盡早奏報?”
“回皇上,臣本打算奏報,奈何這班叛賊突然起事,倉促間臣來不及稟報,只能帶著家將平叛,殺了賊首高懷亮。”
問再多他也會狡辯,柴宗訓索性不說廢話了:“你且先留在皇城,待叛亂之事查清再說。”
慕容延釗仍留在天牢,看著一干判將嘆到:“你等這是為何?不過削權而已,況節鎮牧民財權你等並未過問,不過遙領而已,為何不肯放棄?”
“若叫趙太尉得知你等趁他不在,犯上作亂,不知氣成什麼樣子。”
此時韓通剛剛審完石守信,侍衛押著石守信回來,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慕容延釗看到直搖頭。
韓通一把將石守信推進牢中,朝著其他人大喝:“速速交出首惡和王審琦下落,不然本太尉擔保爾等不能全屍出此監牢。”
既然已無生路,這些人都低著頭,不打算開口說話。
而漏網之魚王審琦混在兵丁中,看到各將領府邸,包括趙府皆被重兵把守,嚇得亡魂冒泡。設法混出城後,一路瘋狂向北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