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兵變(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哥既然不想造反,不想做皇帝,殺了小皇帝,便由他自己登大寶算了。
反正有大哥在,不論誰敢叛亂,派大哥平定便是了。
想不到做皇帝如此簡單。
此時有下人進來通傳:“二帥,瀛洲魏王處有信使來到。”
魏王便是趙匡義的岳父符彥卿,也是柴榮的岳父,柴宗訓的外公。
先前準備起事時,趙匡義曾往瀛洲去信,希望符彥卿能與配合。
沒想到信使這麼快便來到,趙匡義忙到:“快與我引見。”
下人隨即領著一身著盔甲的年輕統領進來。
年輕統領見到趙匡義,忙脫了頭盔行禮:“末將呼延贊,見過二帥。”
呼延贊,又是一個有些熟悉的名字。原本在趙匡胤麾下驍起兵,武力頗得趙匡胤賞識。
去年慕容延釗率軍到達瀛洲後,為讓呼延贊快速積累軍功,趙匡胤將其薦至符彥卿處。
呼延贊低頭,趙匡義看到他雙耳後均刺著一行字: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
拿著頭盔的手上,刻滿‘赤心殺賊’字樣。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人怎地在身上刺滿了字?
既然是岳父派過來的,趙匡義自然客氣得很,上前扶起呼延贊:“呼延統領快快請起。”
呼延贊站起身看了趙匡義一眼,眼神讓他心中一寒。
吩咐下人看茶之後,趙匡義問到:“呼延統領,未知岳父大人託你帶了什麼信來?”
呼延贊起身到:“事關重大,魏王令末將帶來的是口信,並非是書信。”
“呼延統領且道來,匡義洗耳恭聽。”
呼延贊清了下嗓子,銳利的眼神落在趙匡義臉上,忽地喝到:“廷宜,你太胡鬧了。”
趙匡義嚇了一跳。
呼延贊繼續喝到:“天下百姓苦節鎮久矣,皇上削節鎮本是仁政,你何故要反對?”
趙匡義抬起頭來欲要反駁,卻聽呼延贊繼續說到:“廷宜,你也老大不小了,說話辦事為何還如此孩子氣?且聽為父一句勸,速速至宋州赴任,切莫讓為父擔憂,讓爾兄受牽累。”
卻說石守信回到軍營,命令劉慶義迅速集結軍隊,準備往汴梁城下進發。
劉慶義出賬之後,白令光追了出來:“統領,你我大禍臨頭了。”
“為何?”
“你道石統領為何集結軍隊?他要刺殺皇上。”
這是公開的秘密,劉慶義並不驚訝:“白大人,統領有令,我不得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