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時候,跟著董如誨一起逛逛汴梁城。

雖然柴宗訓是成年人思想,但外表仍是小孩子。

董如誨雖沉默寡言,卻對他忠心耿耿,照顧有加。

但他現在卻不能替董如誨報仇,一如先前在獵場不能追刺客一樣。

毒是趙匡義下的,刺客自然和他脫不了干係。

這個事情,趙匡胤有沒有份參與?

如果沒參與,殺他的弟弟,他還會實心協助削節鎮嗎?

柴宗訓緊閉眼睛,兩行眼淚自眼角流下。

老董,我不會讓你白死的,柴宗訓緊緊的握住拳頭。

又一人掀帳進來,卻是韓通,董如誨的老上級。

見柴宗訓在此,韓通行了個禮,一旁的侍衛嗚咽到:“太尉,董指揮歿了。”

韓通當即大喝轉身:“趙匡胤這個畜生,我宰了他。”

“站住。”柴宗訓大喝。

韓通不服氣的轉身:“皇上,趙匡胤犯上作亂,他該死。”

柴宗訓沒有多解釋:“老董的事情,不要聲張,厚葬,後恤。”說罷便頭也不回的出門。

此時因為趙匡義的一句話,前方大帳也正熱鬧。

趙匡胤麾下的石守信一干人等站在一邊,慕容延釗麾下的宣義軍節度使高懷亮高聲到:“若是我等心甘情願拋卻俗務也就罷了,倘此是皇上授意,卻有鳥盡弓藏之嫌。”

“就是,想當初,大夥兒隨著大行皇帝一起徵高平,徹底扭轉與遼人的戰局;徵南唐,令其一舉割讓江北十四州,去皇帝位稱國主;還有遠征幽雲…”

“即便皇上不念咱追隨大行皇帝征討之功,這遠征朗州,拓地千里也就是才發生的事嘛。”

“而且現在還未到鳥盡弓藏之時,周圍遼人,南唐,孟蜀,南漢,強敵環伺,皇上此舉未免太讓人寒心。”

“皇上駕到。”太監萬華的呼聲讓吵鬧變成竊竊私語。

柴宗訓帶著笑容走到前面:“各位統領盡興否?”

“謝皇上。”聲音有些不情不願。

第一個不爽的高懷亮躬身到:“啟稟皇上,皇恩浩蕩,設宴於群臣,臣等銘感五內。”

“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方才趙太尉所說讓臣等放棄俗務縱情人生,究竟是要出於自願呢,還是皇上要削去臣等爵位?”

臣你妹,你個大老粗,不會說末將嗎?扁擔倒下去,你說是個‘啪’字的人,不過是佔了個節度使的名,還附庸風雅稱臣。

柴宗訓微微一笑:“朕且問問,卿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臣…”高懷亮有些慫。

柴宗訓本也是果斷之人,何況董如誨的死影響了心情,他接著說到:“此事確出自朕意。”

底下一片譁然。

“朕之本意,並未讓卿等交出兵柄,只是讓卿等另選可靠之人,為刺史,為轉運使,協助朝廷牧民理財。”

“如此卿等便可專心練兵,將來助朕一統炎夏,恢復漢唐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