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贏家是誰....

......

和曹衛國打完電話以後, 陳言回到臥室,和趙瑛說了一聲:不陪她鍛鍊了。然後他就下了樓,一邊倒了杯水, 一邊給楊柔去了個電話, 聊了一下這件事。

兩人的計劃很詳盡, 雖然沒預料到團團那邊會無條件的站在趙擎天那邊, 但是卻也預想到了最壞的結果:事情被趙擎天引到微博和陳言上,然後趙擎天自己脫身了。

雖然他倆沒猜到過程,但是結果是類似的。

所以,預案也就可以及時用上去了。

作為兩人預估的最壞的一種可能性, 陳言和楊柔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細細的討論了一下應對措施。

然後開始一一展開應對。

應急預案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自保。

二是反擊。

自保分為幾部分。

一是事情的源頭微博。

陳言會要求微博切割“禁言操作”和“人”之間的聯絡,切割錯誤。

然後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然後做出改成。

必要時,陳言可以犧牲部分微博或頭條科技的股份,以換取曹衛國和微博的支援。

二是陳言在秦東方面的事業。

陳言會加大和秦東地方的聯絡,擴大慈善機構、飲料廠、各個公司,增加就業、納稅,增強在地方上的話語權, 受到地方上的保護。

三是轉移部分資產到港城,留做退路, 避免國內的事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沒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源。

而反擊的部分,陳言和楊柔也有列出詳細的計劃。

雖然在做計劃的時候, 他倆並沒有猜到團團直接選擇不出手。但是他們卻是猜到了趙擎天可能會動用他官方的資源。

所以兩人的想法就是利用陳言嫡系的頭條系資訊媒體,頂住壓力,繼續熱炒趙氏集團、趙擎天的醜聞。並且.....主動和微博“打擂臺”, 把微博塑造成反派。

陳言的想法很簡單,只炒作趙擎天的醜聞傳播效果太低了。

而微博這個自己豎起的靶子,卻可以當成一個很好的傳播點。

就塑造資本一手遮天的形象,甚至可以主動宣傳封禁團團的事,以達到引起網友憤慨和共鳴的目的。

其次,在秦東,楊柔會聯絡琴島的辦案人員,以鄭娟和保鏢失蹤的事為藉口,要求徹查這件事,給拐走鄭娟的趙擎天施壓。

最後,則是陳言在天都,也會以趙宣的名義,發動他的勢力,向辦案人員和執法機構舉報趙擎天的等等違規行為。

陳言和楊柔的想法很簡單:想要擺平這些事,趙擎天一定需要動用很多的資源和關係,那麼就極限施壓。

看看到底是趙擎天的資源真的能壓下一切,還是陳言這邊鬧大到可以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陳言因為發展的太快,有些方面的資源確實很少,遠沒有趙擎天的多。

但是趙擎天的那些關係也不是沒有敵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