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這兩個月,簡直就是《魔都堡壘》的批評大會。

在《藥神》收穫無數容光、誇獎的同時,《魔都堡壘》也得到了無數差評。

什麼“國產電影的恥辱”。

什麼“國產科幻電影的大門還沒開啟,就被關上”。

什麼“徐氏兄弟‘證明’自己的一部電影”。

等等。

這種負面批評並不僅僅是因為電影質量差。

畢竟,電影質量差,觀眾大不了不理它就可以了。

這些負面批評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徐氏兄弟把觀眾當傻子耍。

明明電影質量很差,但是卻宣傳成絕世神作,騙了無數的觀眾去看這部電影。

就這麼一部爛片,票房居然達到了恐怖的6.9億。

這簡直就是在收智商稅。

所以罵他們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不過,在這種負面批評之下。徐氏兄弟也沒有坐以待斃。

徐氏兄弟的弟弟徐兆清,為了挽回形象,就在微博公開道歉,然後說自己公司也是為了國產電影的發展。所以才想著拍一部科幻電影。

而他們內部試映以後,覺得這部電影雖然不算精品,但質量也不錯。

加上是國內第一部科幻電影,所以他們才這麼宣傳。

對於讓觀眾失望的事,他再次在微博道歉。

而在他緊急公關之後,徐氏兄弟也發動了大量的水軍和媒體,開始給自己洗白。

洗白的核心就是:

“徐氏兄弟是好意,但是能力沒達到。”

“國外那麼多的科幻電影,國內卻沒有。徐氏兄弟能頂著那麼大的壓力去拍科幻電影,已經可以了。”

“要給國產電影一些寬容。”

“國產電影畢竟和國外的電影有一定的差距。不去試錯,或者嘗試,永遠都不會進步。”

反正都是些不聊電影質量,不聊虛假宣傳,只聊大義的話。

那樣子,就差把“愛國”繫結在身上。

一副罵這部電影,就是不愛國的樣子。

這種公關是有效的。

國內的網友和觀眾其實都很善良,見到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所以漸漸的負面批評也消除了一些。

原本這些事和陳言也沒什麼關係。

他最多就是一個吃瓜群眾,沒事跑慈善機構,拿著個小手機,和餘巧巧、趙瑛看看徐氏兄弟又被罵成什麼狗樣了。

結果,誰知道,事情發展發展,竟然燒到了他身上。

不知道是覺得這樣處理下去,負面輿論還是有點多,或者想著扭轉一下自己公司的口碑。

所以徐氏兄弟在用“想法是好的,只是能力不足”洗白以後,竟然開始循序漸進,開始給自己電影的質量洗白。

他們洗白居然還用拉一踩一的方式。

於是,在既“能力不足,心是好的”的水軍訊息以後,沒多久,網上又多了一些,

“其實《魔都堡壘》的質量也不錯。只是因為正好和《藥神》撞了檔期,所以被比下去了。”

“《藥神》畢竟是神作,《魔都堡壘》的質量比不了,同期兩部電影必定被比較,所以受到了波及。”

“如果沒有《藥神》,也許大家對《魔都堡壘》的評價會高一些。”

再漸漸的,發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