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回 假簪亂世遇真主(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塵嘴裡反覆輕聲吟念“能見此字者,必是餘之後人也”,心裡不住思索:“這話原來並非妄言。正所謂血脈相承,生命之接續,後代子孫血管裡,必定流淌著祖輩的鮮血,這種事情,那是半分作不得假的。在這簪兒之中,李飛煙不知設下何種玄機,使得非其後人,不能窺其字跡。莫非……莫非朱姑娘便是李飛煙後人?這事兒可也有些天方夜譚,世上之事,怎會這般湊巧?當年李隆基奪人之美,報應不爽,大唐江山,終於落入李飛煙後人手中?”
心下憤憤,不禁失聲道:“影兒這一生,可都毀在李飛煙手上了!”
眾弟子不知師父言下所指,只將目光望著如塵。
如塵恨恨地道:“朱溫殺了他父母;李飛煙假簪之名,拉他入火坑,將其捲入風口浪尖;現下……現下他又為了救朱瑤……救……不……不能讓他去死!”
說完一轉身,便要奔入洞去。瞥眼見沉沉暮色之下,一顆流星拖著長長尾巴,閃耀著光芒自空際劃落,不由心下一沉,黯然道:“影兒只怕去了!”說著飛身入洞。
眾弟子不明白師父何以將朱溫父女與李飛煙扯到一塊兒,都在心底猜想,又見偌大一顆流星劃眼而逝,聽師父這麼說,不祥之感油然而生,紛紛跟入洞去。
如塵飛身來到蕭朱身前,只見兩人昏死地上,忙將蕭影扶坐起來,覺著他的身子有些冰冷,探其鼻息,已然氣絕,不由悲聲大慟。心中恨極朱瑤,卻也無暇理會她的死活。
師徒一眾圍著蕭影哭得一陣,探其身子愈加冰冷,便也不抱什麼希望。兩名弟子出洞採來山花野草,就在洞中草草擺設了一個靈堂,憑弔哀思。
如此直到第二日清晨,眼見蕭影再無生還的可能,幾個師妹去山腰掘了一個坑,師門一眾哀哀號號,將他埋了。倒是將朱瑤晾在洞中,誰也不去管她的死活。
如塵更是將蕭影的臨終遺言忘在腦後,既不立時埋葬,埋葬地點亦不避遠,只挑這兒風光秀美,哪管朱瑤活轉來看得見看不見。心想你們一家祖輩欠蕭影的實在太多,你為蕭影殉情,那也是理所當然之舉。花間派不將你毀屍滅跡,總是看在蕭影之面,已然對你仁至義盡!
師徒一眾更不回洞,絕然下山,悻悻地誰也不說一句話,一路向少林寺進發。
此去少林,不過百餘里地。如塵心想,這時離端陽節抗擊契丹韃虜,尚有兩日,大可趕得上,倒也不需急於趕路。
豈料一路之上,到處有大梁官兵設關堵卡,索拿蕭影。眾人只得繞道而行,儘可能不與官兵正面衝突。
這日正午,眾人來到一座小鎮,尋了家酒樓,要了幾碟小菜,個個低頭正吃,聽得旁席有人說起朱溫為蕭影所殺之事,不禁皆在心裡感傷,飯也難以下嚥。
說話兩人均是中年男子,圍坐桌邊喝酒,桌上擺了滿滿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牛肉,一人身前桌上放著一口大刀,另一人身前桌上放了一柄長劍,兩人身上滿是風塵之色,瞧來是兩名江湖豪客。
只聽那刀客道:“蕭影蕭少俠真乃當世英雄,不費吹灰之力,那無惡不作的朱全忠狗皇帝,便即人頭落地,當真千古快事也!”
另那名劍客噓的一聲,道:“小心隔牆有耳,這話若給官家聽去,咱們這顆頭顱,可也保不住。”
先一人道:“我呸,怕他個球,現下滿大街的人,嘴裡說的都是這個事兒,難不成都拿去殺頭!這會兒那些個狗腿子,都追拿蕭少俠去了,哪顧得上旁人說閒話。”
那劍客道:“話是這麼說,咱們可也犯不著招惹禍事上身。你不聞那朱友珪昨日已然登基為帝,這小皇帝是什麼脾性,難說得緊,可要小心為上。”
那刀客道:“朱家江山,眼下已是風雨飄搖,他這皇帝,怕也做不長久。咱們何不早做打算,卷著鋪蓋投奔蕭少俠而去,不准他才是這天下的真主兒!”
(編輯部已將《俠影驚鴻》申報影視劇改編,請親愛的書友們多多支援,搖旗吶喊,以期早日改編成影視劇,謝謝!請加書友群:418493495,大家一起交流。)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