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我見猶憐飲露荷(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只覺眼前的李瑤模樣兒固然美麗動人已極,一哭一鬧間,卻又處處惹人憐愛。
見她傷心難過,他心裡也酸溜溜的。
李瑤掩面哭泣半晌,這才席地嬌坐,啼聲說道:“我爹孃早便知道,總有一天家裡會出事,一生下我便送我到太湖南岸的煙雨庵。爹孃是誰這個問題自小我不止一千一萬遍問過靜嫻師父,她總說我還小,以後自會知曉。哪知道爹孃被人害死,昨日她才肯將這封書信拿出來給我”
蕭影邊聽她說身世邊尋思:“聽她這麼說,守靈那晚在場的那位老尼叫靜嫻,是她師父。可她故世的父親明明姓唐,她怎會又姓李”
他打斷她的話,說道:“他們生下你就送你到煙雨庵去,究竟是何原因你怎會不跟你爹爹一姓,反跟了你娘”
李瑤悽然道:“爹孃在信中說,我有位外祖名叫李飛煙,那晚兩個黑白老怪曾也問過我祖上有沒有李飛煙這個人,我那時沒,連父母姓甚名誰都不曉得,自然不知道。信後,才知道我家果然與驚鴻簪大有關聯。”
蕭影道:“雖然你家與驚鴻簪有關聯,但那簪兒隨著李飛煙前輩一起失落,江湖中人多半也知曉,定然不會牽扯到你們頭上。”
李瑤道:“你卻不知道,江湖人心險惡,雖然他們心裡想著簪兒多半被李外祖帶了去,但還是不肯死心,總存留著那麼一點兒幻想,窮盡辦法找尋了百餘年。我外祖的女兒李曲,便是給他們死磨硬逼,實在熬不過,這才跳汾河而亡。好在她也生了個女兒,這才有我奶奶,其實應該叫她外婆才對。”
蕭影插嘴道:“怎麼又是奶奶,又是外婆的”
李瑤道:“你別急嘛,等我說完,你自會明白。外婆嗯也就奶奶從杏花村嫁來李家村,生了我娘,因李家是太湖一帶的名門大富人家,又單單隻有我娘一個兒女,便招了個入贅女婿進門,那便是我爹爹了”
蕭影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
過了一會兒,蕭影又道:“那你奶奶,也就是你外婆可是姓孫,自山西杏花村嫁到此處”
李瑤道:“是啊,你怎會知道聽師父她老人家說,因我外婆人長得美貌,聲名遠播,被太湖大富人家這才嫁來這裡。”
聽到這裡,蕭影深信不疑,眼前之人確屬李飛煙前輩的後人。但想李瑤說來只算李前輩的旁系血親,並非直系,以她的血塗沫驚鴻簪身上,會不會如李前輩所言一樣顯露字跡,可是難說得緊了。
再一細想,幡然頓悟:“所謂直系和旁系血親,那也只是中國世代男尊女卑的觀念使然,爹孃生了我,雙方都有一半血脈在我身上。李遙雖經數代遺傳,總是李飛煙前輩的血統。李前輩遺書中說,其後十餘代的血液塗於簪上,仍能奏效,傳到李瑤,算下來才五六代,那便是可以了。”
只聽李瑤又道:“那驚鴻簪裡究竟含有多少秘密財寶,我原也不怎樣想我一個女孩兒家,得了寶藏,定也守它不住,保不準還為它丟了性命。唉,我爺爺奶奶爹孃還未見到簪兒,便就丟了性命,那驚鴻簪不要它也罷。只是它終歸是祖上的遺物,倘若哪一天得能見上一眼,也是好的”
蕭影歷盡千辛,至此終於找到可交付驚鴻簪之人,心情自然激動,伸手入懷,便要掏出簪兒交給她。想到自己當年身處絕壁之事,憶起巖洞中記載著的李飛煙前輩的陳年往事,一時心潮澎湃,便欲將之一古腦兒講給李瑤聽。
霍地身後有細碎的腳步聲響起,蕭影尚未回頭,就聽師父如塵的聲音道:“影兒,為師找你好半天,原來你在這兒”
蕭影還簪懷中,轉身對著如塵道:“師父,您找我有事麼”
如塵道:“為師有些不自在,想是著了風寒”說話間神情委頓。
蕭影道:“這兒風大,徒兒扶師父回去”走上前去,扶著如塵出了花園。
到了住所,蕭影關切道:“師父,您且先歇下,徒兒這就請郎中去。”
如塵躺進錦被,搖手道:“不礙事,為師些許小風寒,睡會兒就成了。”
他說之再三,如塵總是不讓找郎中,蕭影只好作罷。
晚飯時,蕭影伺候師父用了些清粥,她見蕭影外衫破了個洞,便起身找了針線,替他細細縫補。
蕭影找了件粗衣換上,自去太湖遊玩。他僱了一葉輕舟,尋岸邊風景佳處遨遊,以遣心懷。
創作不易,求鼓勵求收藏求籤到別的隨你心意,謝謝天天更新,精彩不斷這本書涉面很廣,有俠骨柔情,有神仙魔幻,有歷史經典,有戰場烽煙,神仙魔幻之類主要借用一種形式,實質上還是以傳統武俠為主。明月誠邀各位朋友細心品讀,求加入書架收藏,謝謝朋友們在閱讀中有任何的隻言片語要說,請在書評區交流。你的小小一句話,對明月來說都彌足珍貴。我在用心去著三四百章節的一本書,如果朋友們能用心去讀三四個章節,明月感激不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