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阿照應著,回以一笑,牽著連笙帶著綠蘿轉身離去。

看著他們走遠的背影,有位年輕的夫子不解地問:“院長,那位夫人是什麼人?看著來頭不小。”

不少學子也伸長了脖子等答案。

喬院長望著目光所及之處,長長地嘆了口氣,才道:“你們不是一直都想知道,聖堂裡那副社稷圖出自何人之手嗎?如今,人就在你們眼前了。”

此言一出,眾人驚詫不已。

“院長,您曾說過那幅畫是折桂先生與人一同完成的,如此說來,連笙的阿孃認得折桂先生?”

折桂先生雖已經消失了好些年,但他留下的詩詞歌賦一直無人可及,那首《月關西曲》更是名動諸國,一直都是他們這些學子膜拜的物件,就是沒人知道他是誰?!

此刻聽到有人認識折桂先生,學子們皆激動不已。

“院長,那您見過折桂先生嗎?”有人激動地問。

喬院長沒有再回答,再次長長地輕嘆了聲。

當年阿照的兄長帶著她來書院時,她與現在的連笙差不多大,看著安安靜靜的一個小姑娘,哪知調皮搗蛋起來,誰都治不住。

……

另一邊,回連府的馬車上,連笙看了看阿孃的臉色,忍不住問:“阿孃認識我們院長嗎?”

阿照微微點頭,道:“認得,阿孃認得他的時候,笙兒都還沒出世呢!”

見連笙問了,一旁的綠蘿也好奇地問:“夫人…不對,姐,您原來還有個兄長啊!”

“兄長……嗯,算是吧!”阿照輕輕撫摸著肚子,輕聲道:“當年,第一次來奉城,就是他帶我來的。”

而那個兄長,不是別人,正是盛涼帝李賀。

當年盛涼先帝想一出是一出,更或許是想避開鄭太后眼線,讓李賀**自己的羽翼,於是一道秘旨下去,她成了擋箭牌,被從洛陽接去了長安,又與李賀一同被送離了長安。

而李賀帶著她幾經輾轉,最後來了離盛涼較近的北燕奉城。

來到奉城後,李賀對外一直以她兄長的身份自居,兩人還算和睦的待了些日子,但他並沒有在奉城待多久,將她安排妥當後,自己就三五個月的不見蹤影。

再後來,她在書院裡玩夠了,也想四處去走走,便整天搗蛋,鬧騰得喬夫子他們一眾夫子頭疼不已,最後無奈之下,便幫著她打掩護,瞞著李賀,讓她可以到處去遊玩。

而她也是在那些年裡,認識了莫北煜和瞎了眼睛的慕容燼。

現在想想,那時的日子,當真是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啊!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