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彈指而過,點蒼山又是一個紅葉紛飛的秋天,飛流直下的瀑布旁的一座巨石上,兩道身影紋絲不動地坐在上面打坐著。

正是宇文邕和敖凡,身穿一身青衫的敖凡已經褪去三年前瘦弱稚嫩的容顏,取而代之的是俊郎挺拔,氣宇軒昂。

夕陽西下,兩人始終沒有對話,三年之期已到,二人都知道分別即將到來。

“師傅,天快要黑了”敖凡忍不住打破了僵局。

宇文邕睜開眼,定睛看了一眼敖凡緩緩說道:“是啊,天黑了,三年前也是這樣的晚上我把你帶到了這裡,如今一晃就過去了”。

相視一笑,三年朝夕相處之下,雖為師徒,二人卻更像至親密友。

宇文邕接著問道:“凡兒,當日你說你練武不僅為找尋至親,更是要匡扶社稷,你可還記得”。

“弟子三年來不曾有一日忘記當日的初衷”敖凡看著落日,堅毅地說著。

宇文邕聽話欣慰一笑,站起身來和敖凡往木屋走去。

“既然如此,凡兒,明日你就下山去吧”路上宇文邕突然說道。

看著欲言又止的敖凡,宇文邕接著說:“此次下山,你可先去滄州城,想來今年的秋季武考也要開始了,若想達成所願,你便往奉元城去吧”。

敖凡先是一愣,心中頓時波瀾起伏,“春考文,秋比武”,每三年一次的淵朝科舉,乃天下文人武士夢寐以求的機會。

從前的自己,覺得這都只是遙不可及的傳聞,如今機會來到了自己面前,敖凡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時間來到第二天的晌午,宇文邕百感交集地望著眼前的一桌美味。

“清蒸鱸魚,螞蟻上樹,紅燒獅子頭……”,報上一道道菜名,敖凡憨笑地望著宇文邕。

隨手給宇文邕夾了一塊魚肉敖凡笑著說道:“師傅,三年來咱倆都是清淡素雅,這要下山了,我也給您露一手,讓您嚐嚐鮮,別回頭把我給忘了”。

宇文邕望著敖凡一陣出神,堅韌不拔卻包含善良之心,看著敖凡,宇文邕腦海浮現出了一個模糊的身影。

“師傅,師傅你怎麼了”被敖凡聲音帶回了現實,“沒事,咱們吃飯吧凡兒”宇文邕輕輕一笑。

古語云:“桃禮不言,下自成蹊”

“時候不早了,下山吧凡兒”木屋外,宇文邕對揹著行囊的敖凡說著。

說完將手中一個長方形的木盒遞給了敖凡令其開啟。

一把長約三尺的劍立於其中,敖凡緩緩將其拿出,古樸的劍鞘下寒光四射。

“此劍名曰玄黃,是我遊歷偶然所得,為師將它贈予你”宇文邕對敖凡說道。

“這次下山,你少不了要跟人切磋比武,為師所說你要牢記,不到萬不得已之時,絕不可使用崑崙劍訣”。宇文邕緊接著對敖凡叮囑道。

敖凡重重點了點頭,對宇文邕鞠躬一揖,猛地,敖凡雙膝跪地,對宇文邕再一次叩首三次。

“師傅大恩,弟子無以為報,弟子無父無母,師傅便如同父親一般,如今弟子下山不知下次相見又是何時,還望師傅多保重”敖凡說完,便起身朝山下走去。

眼中已有淚水的敖凡不願回頭,剛走幾步又停下來背對宇文邕笑著喊道:“師傅,當年您和拓跋前輩,是您贏了嗎”。

宇文邕繃著的劍瞬間笑了起來,轉身朝木屋走去,對著敖凡笑了笑。

“師傅贏了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