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陶如意正在後廳喝著茶,江喚衝便快步走了進來,伸手遞上十來個卷著的信條,道:“母親,這是剛收到的信條。”。

“哦?”陶如意主接過來一看,著實不少,便道:“這麼多……”說著便開啟來一張張細看著。

看著,看著,陶如意凝視著一張展開的絲絹,睜大了眼睛——上面是楊梅兒繪的艾子民的畫像。

陶如意急急忙忙又開啟其他的信條,看著看著,忙對江喚衝道:“正好,朱三太子在我們莊裡做客,快,把他請來,就說我想與他敘敘舊”。

江喚衝馬上去了,這時,陶老莊主便把其他的信條收了起來,只留下那張畫像,放在袖口裡。

過了一會兒,江喚衝便與一位六七十歲、身著錦衣的男子進入了廳中,此人就是朱三太子。這朱三太子是明朝皇族後裔,明亡之後,他聯絡了很多反清志士,集結力量,暗中抗清。

見朱三太子進入了廳中,陶如意讓人上茶,二人先是一陣寒暄。

陶如意先給朱三太子陪不是,說由於近來事忙,沒有時間見他,請他見諒。

聽了陶如意的謙虛之言,那朱三太子表示理解。但轉而悶悶不樂,嘆了一口氣,道:“本想趁那康熙老兒南巡之際,在京城做一番大事,可沒想到,不知怎的洩露了訊息,幸虧索額圖察覺,得以快速撤出,不然就完了。”。

陶如意裝作驚訝,直說可惜,隨後安慰道:“機會還會有的,好在沒有損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時,陶如意從袖口中拿出那張艾子民的畫像,問道:“老弟,你看一下,這個人畫的怎麼樣?”。

朱三太子接過畫像,定眼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氣,看看老莊主,又看看畫像,轉而也從懷裡掏出了一張畫像,對比了一下,道:“老莊主,這康熙老兒的畫像,你是從哪裡得來的?。”

陶如意聽了朱三太子反問的話,強壓內心的興奮,淡淡道:“畫的還不錯吧?”。

朱三太子稱讚道:“畫的真不錯,這康熙老兒自幼得了天花,所以臉上留有一些麻子,這畫像畫的十分傳神。雖然,我手中的畫像是幾年前的,但和我手中的畫像一模一樣,甚至比我的畫像還要好。不知老莊主是怎麼弄到這畫像的”。

聽到朱三太子這麼問,陶如意搪塞道:“奧,是我在京城的細作,花了大價錢,從一個會畫畫的太監手裡得到的,弄到這張畫像可真是不容易啊,所以,才請老弟來看看,一辯真偽”。

朱三太子接話道:“原來如此,此人肯定在康熙老兒身邊。”

陶如意疑問道,“此話怎講?”

朱三太子拿著兩張畫像對比著,解釋道:“那康熙老兒的左眼比右眼要稍稍大一些,若不是他身邊的人,怎麼會看的這麼仔細?你看,畫的如此的惟妙惟肖?只是……”

見朱三太子遲疑,陶如意疑問道:“只是什麼?”

朱三太子納悶道:“只是這畫像,像是女人的工筆,帶著些秀氣”。

陶如意一聽,笑著搪塞解釋道:“奧,這也難怪,這太監本來就是不男不女嘛。”

朱三太子面帶疑惑的看了看陶如意,沒再說什麼。

這時,陶如意給江喚衝遞了個眼色,江喚衝便道:“母親,昨日您約好的幾位客人馬上就要到了。”

聽到江喚衝這麼說,朱三太子忙表示,自己正好有事要去辦,就不在府上叨擾了,說著便要告辭。

陶如意說了幾句客套的話,希望他以後有時間經常來,隨後便讓江喚衝將他從後門送出。

第2節

等他們出去以後,陶如意又仔細看了看另外的幾張信條,這時,江喚沖走了進來。

陶如意雙手捧著,仔細端詳著那張畫像,情緒激動,哈哈大笑了起來,極度興奮的大聲道:“康熙老兒,你終於來了!終於來了!我苦等了幾十年,沒想到啊,我正在盤算著怎麼誘你前來呢,你卻經不住誘惑,偷偷的跑來了,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哈——哈——,”這時,陶如意狂笑的表情突然僵住,眼神中帶著濃濃殺氣,咬牙道:“既然你到了這裡,就讓你插翅難逃!”

江喚衝也快速細看了一下其他的信箋,收到的都是雙份,沒有遺漏,方才放心。他拿著另一幅康熙的畫像,忍不住興奮道:“母親,看來我們不用大費周章了,為免夜長夢多,不如我們現在……”

陶如意一揮手打斷了江喚衝的話,道:“不可,我知道你的意思,切不可動手。那狗皇帝沒有直接到這裡來,而是先去到了四方鎮,你知道他暗地裡帶了多少人?古往今來,想坐龍椅的那是不計其數,謀害他的更是不下百千次,可是成功的又有幾回?這康熙老兒七歲登基,擒鰲拜,平定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他可不是酒囊飯袋。我們等了這麼多年,每一步可要仔細了,要一擊成功,若錯過了,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一旦失敗我們不會有好下場。”

江喚衝聽了陶如意的話,點著頭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高興過頭,有些魯莽了。”

陶老莊主忙道:“馬上飛鴿傳書,讓我們的殺手迅速集結,前來無憂莊,一定要叮囑他們,讓他們喬裝而來,千萬別惹人懷疑。另外,派人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鎮子,還有周圍其他的鎮子,看看有什麼可疑的人。”

江喚衝應答著,然後問道:“母親,給大管家回信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