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小丑。

他現在正在一個攤子前面停留,狀若無意的撿起來一個古樸的筆筒,問:

“這個東西怎麼賣?”

“兩千。”小販瞄了一眼,答道。

“那你自己留著吧。”沈巍笑了笑就要走,旁邊的顧清秋心說,看來沈巍應該是比較常混跡在這種地方,還是比較老練的。

她雖然不懂文物,但沒見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

這筆筒上的古樸文字,刻意的時代風格,要是真品,還能出現在這種小攤上。

畢竟,現在又不是幾十年前的大混亂的時代,一堆好東西在路邊,擺著都沒人買。

文物收藏,早就是規模化的產業了。

現如今,撿漏不能說沒有,但基本是少之又少了。

賣文物的也不是傻子,但凡是收來覺得拿不準的基本都會請人去鑑定一遍了。

當然,受限於鑑定的價格,越是大師,越貴,一般來說,百分之九十的東西,都是請一般的懂行的給鑑定下,錯誤率也是有的。

“哎哎哎,小夥子別急啊。”

“買東西你怎麼不都討價還價的。”

攤主有點急,天氣這麼熱,人都不出來,開張不容易,逮著一單自然是沒有讓人跑的道理。

沈巍擠兌道:“誰知道你報的價格這麼離譜。”

“你這個筆筒明顯就是做舊的。”

“仿的陸之羽風格,但明顯沒學到精髓。”

“要不是單純喜歡這種工藝的風格,你這東西,我價兒都不帶問的。”

“哎呦嘿,您還是行家呢。”攤主捧了一句。

“那您給開個價。”

“兩百。”

沈巍的價格,攤主故作急了,頭搖的跟撥浪鼓:“兩百不行,兩百我本都拿不回來,這東西你看看,做的多好看,正經賣也不止賣兩百。”

“怎麼著也得五百。”

「屁。」顧清秋心說,就快破木頭,隨便雕了點破玩意兒,最多也就十塊錢的東西,還敢賣五百,真敢張嘴。

沈巍也是表現不耐煩:“五百你就自己留著吧。”

“我最多出三百,而且,你還得送我個東西。”

“就這個碗吧,當個添頭。”

他隨手撿起一個藍色的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