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雙方的談判還是比較和諧,基礎就是張揚希望留在俱樂部,俱樂部也希望張揚留下,可談的空間就比較小了。安迪說‘基礎條款都談好了’,明天再進行一些細節的磋商,合同就可以談妥了,怎麼就變成‘一個星期能結束,賽季前能籤合同’?

張揚只能感嘆英國人的工作效率太低,明明已經是擺在明面上的簽約,還非要很正式的談上幾天,似乎是為了彰顯談判的重要性?

要是評價一句,肯定是‘無聊透頂’!

這也是歐洲的‘官僚主義’了。

————

四月十五日,英超第三十四輪開戰,米爾沃爾主場迎戰曼城。

上一輪結束以後,米爾沃爾奪冠的希望非常大,但畢竟不是肯定奪冠,還是有不少人關注比賽的,米爾沃爾本身也吸引注意力,冠軍球隊總會有很多人關注,前來採訪的記者也有不少。

不針對比賽本身來說,沒多少人會看好曼城。

曼城的聯賽排名第十五,俱樂部的財政危機就是最大的問題,高額的負債讓他們很難再有錢投入到轉會市場,大部分媒體都認為,曼城能保持水準,繼續留在英超聯賽已經不錯了。

和米爾沃爾的成績相比,曼城就實在差太多了,有意思的是,當曼城遇到米爾沃爾,不少曼徹斯特球迷,談到‘曼城未來的崛起’,都寄希望於‘能找到和張揚類似的主教練’,“除非有高能力的主教練執教,否則到下個賽季,曼城依舊會是這樣,目標也會繼續放在保級上。”

曼城的新帥皮爾斯,可不願意聽到類似的言論,那等於是質疑他的執教能力,但有一點他是必須承認的:在主教練行業,他還只是個人,沒有帶隊取得過好成績,能力水平還不足以讓球迷認可。

皮爾斯擔任主教練的時間比張揚還短,之前皮爾斯是一名球員,2002年兼任曼城助理教練,直到去年夏天,才正式被提升為主教練。

曼城選擇讓皮爾斯執教,一則考慮他對球隊比較瞭解,二則是節省經費:一名英超級主帥的薪水,能趕得上一個明星級球員,皮爾斯的薪水連替補球員都追不上,自然會給俱樂部省下了不少錢。

皮爾斯的執教水平就很難確定了。

曼城俱樂部的打算,是看看皮爾斯是否能勝任,若是球隊成績有大幅度下滑,就會讓皮爾斯離開,尋找一個能夠帶隊的主帥。

皮爾斯的帶隊只能算‘過的去’,曼城的保級問題不大,但也僅僅如此了,俱樂部還是決定多給皮爾斯一些時間,畢竟更換主教練是否是好事也很難說。

這就是曼城,以及主教練皮爾斯。

米爾沃爾和曼城比賽,壓力並不是很大,教練組考慮的都是明天和米德爾斯堡的足總盃半決賽,本場取勝問題不大。

比賽程序也是如此。

當比賽開始的時候,曼城還打出了一些氣勢,即便是在客場,他們也快速威脅到了米爾沃爾球門,可隨著比賽的進行,米爾沃爾取得了場上的主導優勢,並在第二十八分鐘完成了進球。

進球的是布拉尼夫。

布拉尼夫利用一腳禁區內的頭球,幫助球隊取得了進球,米爾沃爾領先也讓球隊打的更加輕鬆。

之後比賽基本沒有懸念。

下半場米爾沃爾繼續發力,斯米切爾和西恩戴維斯的配合,讓替補出場的柯蒂斯威斯頓找到機會,威斯頓以一腳凌空抽射,幫助球隊取得第二個進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柯蒂斯威斯頓的第一個英超聯賽入球。

上個賽季,柯蒂斯威斯頓的表現不錯,也是球隊取得英冠冠軍的功臣之一,但威斯頓太年輕,技術能力一般,經驗就不用多談,本賽季球隊引入達倫本特以後,邊路也有孔切斯基、克拉克等人,威斯頓就很難有出場機會了。

現在的威斯頓只是球隊的邊緣替補。

當需要球員補充陣容的時候,威斯頓還是不錯的選擇,他似乎沒有得到‘功臣待遇’,但其實也是沒辦法的,英超聯賽不同於英冠,米爾沃爾要應付的對手,早就提高了一個檔次,對比賽勝負要求也高了,實力不足的球員,就只能淪為邊緣替補。

威斯頓還是有優勢的,他的優勢就是年輕。

以威斯頓的年紀,可以繼續呆在米爾沃爾,偶爾幫助球隊出場,增加一下比賽經驗,慢慢來成長磨練,他還有足夠多的時間。

張揚對威斯頓的表現還算滿意。

一個年僅十九歲的球員,還能要求什麼呢?能代表米爾沃爾出場,並且表現還過得去,就已經相當不錯的,更別說,威斯頓在關鍵位置,還打進了漂亮的進球,他覺得以後應該多給威斯頓機會,或許威斯頓也能像是布拉尼夫一樣,能夠挑起一些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