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比賽繼續。

切爾西也繼續朝米爾沃爾半場發動猛攻,他們依舊佔據著局面上的優勢,但兩隊球員以及觀眾球迷的心態都發生了改變。

米爾沃爾領先,自然有心裡優勢。

切爾西則著急扳平比分,下半場比賽進行了一半兒多,若是不能短時間扳平,那麼他們失敗的機率很大,別說比賽的取勝目標,最終能戰平就相當不錯了。

觀眾席上的球迷,擔心的也是切爾西一方,仍舊是因為比分落後。

另外,一些媒體也從資料上分析道,“過去的比賽時間裡,切爾西一直佔據場上優勢,他們的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九,比米爾沃爾多出一倍還多,而他們的射門次數為十五次,八次射正,只有一個進球。反觀米爾沃爾,射門次數為六次,射正四次,打入兩個進球。”

“米爾沃爾的機會少,卻打入了更多的進球,門前效率更高,他們的門將希斯洛普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終於有人提到了門將。

本場比賽到現在,表現最好的球員是誰?讓人記住的總會是鋒線球員,尤其是完成進球的球員,可實際上,表現最出色的是門將希斯洛普。

希斯洛普一直有很穩定的發揮,撲出了‘所有該撲出的球’,對於一個門將來說,能做到這一點,足可以在任何球隊擔任主力了。

切爾西八次射正只打入一個進球,其他七個全部被希斯洛普撲出,也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

不少媒體根據資料,不斷讚揚著希斯洛普,電視螢幕也給了希斯洛普幾個特寫鏡頭,讓這位門前的老將,能享受一下眾人矚目的感受。

當然,他本人是感受不到的。

但希斯洛普總歸只是個門將,無法影響到兩隊真正的對抗,切爾西局勢上優勢明顯,他們的控球更多、進攻更多,再次把米爾沃爾壓制在半場,大部分時間裡,足球也在米爾沃爾半場傳來傳去,讓米爾沃爾球門看起來很危險。

比賽情況對米爾沃爾十分不利。

一些媒體又開始發出‘切爾西完成進球只是時間問題’的論調。

場上。

米爾沃爾打的很沉穩。

莫里斯幫助球隊重新領先後,球員們的心態就更好了,他們嚴格按照戰術要求去做,沒有其他心思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整個球隊的防守也變得穩固不少。

“米爾沃爾是要守到比賽結束了。”一些人做出了判斷。

在重新領先切爾西以後,米爾沃爾可以選擇死守,二十分鐘的時間不多,只能能守到最後一刻,不,哪怕是被切爾西追上一球,打平也是可以接受的結果,“米爾沃爾繼續死守,就是最好的選擇!”

切爾西球員也有同樣的判斷。

和媒體、球迷不一樣的是,他們根本沒心思去想米爾沃爾該怎麼做,因為他們必須要儘快進球,否則就會輸掉比賽,至於米爾沃爾是否會反擊,已經不再考慮範圍內了,對於輸球的一方,輸一個還是輸兩個,根本沒有任何區別。

切爾西急於進球,後場防守就會疏忽,米爾沃爾的機會也在增加。

比賽進行到八十一分鐘,米爾沃爾後場斷球,邊路、中路快速傳遞,足球被交代了莫里斯腳下,蘭帕德和德羅巴立刻過來封鎖。

由此可以看出,切爾西對莫里斯防守的重視程度了。

德羅巴的防守能力一般,但塊頭擺在那裡,光是站樁待著,就足以擋住不少位置,蘭帕德就更令人頭疼,他和蘭帕德的對抗,並沒有佔據優勢,所以莫里斯想都沒想,就打算把球交給隊友。

莫里斯選擇向前傳,足球被捅傳到了中圈。

利弗摩爾拿到了球。

切爾西沒太在意利弗摩爾,主要是利弗摩爾技術水平欠佳,要是在禁區前沿還有威脅,中線就沒什麼威脅了。

“利弗摩爾肯定會傳球!”幾乎所有人都怎麼想,也包括過去封堵的馬克萊萊,或許因為體能消耗的關係,法國人都沒有急著逼近,就從一側趕過來,等著利弗摩爾把球傳出來。

然後……利弗摩爾帶球了!

利弗摩爾把球往前一趟,立刻啟動向前跑起來,不少人都相當驚訝,也包括過來防守的馬克萊萊,因為他的位置,對利弗摩爾帶球沒有辦法。

可實際上,利弗摩爾帶球再正常不過。

他的前方一片空曠!

當利弗摩爾接到傳球的時候,馬克萊萊是橫向過來防守,而且還沒有逼的太緊,他可以從容的把球往前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