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球場客隊教練席。

切爾西主帥穆里尼奧盯著出場的瓦爾迪和布拉尼夫,嘴角露出了一絲淺笑,表面上看起來還有些和善,但熟悉穆里尼奧的人會清楚,那代表的含義是‘不屑’。

穆里尼奧不在意米爾沃爾的換人。

當看到米爾沃爾一口氣換上兩個鋒線球員,穆里尼奧反倒覺得切爾西的機會來了。

許多比賽裡,切爾西取得進球后,對方都會在下半場加強攻勢,有的比較保守,只是稍稍加強攻勢,有的則比較極端,直接用前鋒換下後衛。

米爾沃爾只是做出了‘居中’的選擇,因為被替換下場的孔切斯基和斯米切爾,也一樣可以算作是前場球員。

這能有什麼用?

米爾沃爾肯定是想用進攻拼上一把,要是曼聯、阿森納這麼做,穆里尼奧還會警惕一些,畢竟兩隊的實力說是比切爾西差,也絕對不差多少了,有些位置還要比切爾西出彩,就比如兩隊的鋒線,範尼、亨利都是世界最頂尖的射手,德羅巴相比來說,還是要差一點的。

米爾沃爾?

這支球隊的陣容實力太差了,即便是派上兩個鋒線球員,進攻能力也不會提升多少,因為他們的球員實力本來就很差。

布拉尼夫?

瓦爾迪?

前者被媒體吹噓成鋒線天才,後者則顯得籍籍無名,即便兩人都是鋒線天才,也根本就無所謂,切爾西的陣容裡,每一個球員年輕時,都可以說是天才,而且是名氣更大的天才,而他們都已經成長起來,對方的天才還很年輕,也才剛在頂級聯賽冒出頭,或許幾年以後,他們能夠成長為頂尖球星,現在還太稚嫩了一些。

米爾沃爾做了賭博性的換人,也只是垂死掙扎而已,根本沒有多大意義。

媒體席上的記者們,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只要對切爾西有所瞭解就知道,他們的很多對手,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可哪個對手成功了呢?

就連阿森納和切爾西比賽時,都在下半場加強攻勢,最終還是輕易的敗給了切爾西,因為他們無法攻破切爾西的球門。

“米爾沃爾……輸了!”

“接下來的懸念,或許變成了切爾西什麼時候,能夠找到機會擴大領先優勢!”

“這是個賭博性的換人調整,但面對切爾西銅牆鐵壁般的防守,意義真的不大!”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張揚也沒什麼好辦法了!”

“……”

比賽重新開始以後,張揚就站在了場邊,和其他人的想法不同,他對於比賽是有期待的。

從某些角度來說,穆里尼奧和媒體記者的想法不錯,可他們唯一判斷不準確的是,米爾沃爾前場的進攻能力。

現在場上是米爾沃爾的‘極端進攻陣型’。

之所以用‘極端’來形容,肯定是有原因的,鋒線達倫本特、傑米瓦爾迪,兩個邊路布拉尼夫加喬什辛普森,四名球員都很年輕,其中辛普森和瓦爾迪都不滿二十歲,而他們也都一個共同點:幾乎都不擅長防守。

其中也只有布拉尼夫,各項能力很平均,防守能力也有一些,可布拉尼夫之前畢竟是踢前鋒,防守能力不錯也很有限。

在很多時候,不擅長防守只是缺點,可依照球員整體實力來判斷,也同樣說明進攻能力很強,正因為他們都不擅長防守,張揚才認為是‘極端進攻陣型’。

一般的比賽裡,張揚不會讓幾人全部出場。

那樣球隊的防守壓力,就會全部集中在其他球員身上,前場想要阻攔給對方找點麻煩都做不到。

現在情況不同。

米爾沃爾必須要儘快完成進球,否則局勢就會被切爾西牢牢掌控。

————

下半場開場米爾沃爾連續打出了兩波攻勢

第一波是由喬迪莫里斯發起的,球被傳到左邊路以後,布拉尼夫帶球直達底線,在傳中的時候被加拉斯解圍。

第二波是後場完成了搶斷,利弗摩爾搶下對方的球后,直接交給了右邊路辛普森,辛普森快速帶球過中線,之後一個大腳吊傳禁區前沿,達倫本特衝上去完成射門,射門有些太倉促,足球滾過了底線,沒能對球門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