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迎了過去。

要是換做布拉尼夫、辛普森等球員,張揚根本都不用解釋,因為他們是老隊員了,對自己有絕對的信任,盧卡託尼的新人,沒有那種程度的信任,他不能讓球員心裡有疙瘩。

張揚拍了下託尼的肩膀,耐心的解釋道,“盧卡,你的表現很棒,但我們需要防守了!能理解嗎?”

託尼看了下比分,抿著嘴點點頭,就不太在意了。

教練能耐心的去解釋,不是對自己不滿,就完全沒關係了,他的出場時間不少,提前下場也根本所謂。

————

比賽繼續。

永貝里出場增強了禁區前沿的強度,兩個後腰防守覆蓋範圍更大,也減輕了利弗摩爾的壓力。

同時,布拉尼夫在前面能更活躍一些,不用總是回撤防守。

這是好的方面。

不好的方面是少了個前鋒,就只有一個瓦爾迪頂在前面,肯定會遭遇巨大的防守壓力。

現在米爾沃爾是要穩固防守,永貝里和利弗摩爾搭檔,讓禁區前沿更加穩固,切爾西的狀態再好,想要突破禁區前沿,也變得困難一些。

雙方互相打幾波攻勢後,切爾西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切爾西沒有在意。

米爾沃爾用中場換前鋒,也讓他們的防守壓力小了一些,他們還是領先的一方,自然不用太在意。

切爾西沒有注意到的是,米爾沃爾的攻勢並沒有減弱。

張揚站在場邊,預知畫面再加上認真看過比賽,就很容易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感到非常的驚訝。

怎麼可能?

換下一個前鋒,進攻沒有減弱?

再看了一波攻勢後,張揚才意識到問題所在:之前也是打對攻,但盧卡託尼和瓦爾迪都頂在前面,其實是有些浪費了,兩個前鋒都不參與防守,前面的機會又很少,而球隊強大之處,其實是在於中場的能力,而不是鋒線有多犀利,四中場會減弱對前場的支援能力,前鋒數量多就沒意義了。

四中場,一個前鋒就夠了。

所以永貝里出場算是誤打誤撞,換下盧卡託尼剛剛好,等於是白白增加了球隊的防守能力。

張揚也因此發現了‘言靈占卜’的弊端,之前都是靠‘言靈占卜’排首發陣容,但占卜的陣型能力評價,也只是‘理想中’的數值,除非每個球員都發揮出實力,才能達到那一標準水平。

當隊中有球員狀態不好,就會影響到整個球隊的實力發揮,自然也達不到“理想中的數值”。

實力評價只是一方面,現場的表現才更加重要。

當遇到狀態非常好的球隊,米爾沃爾球員的表現也會受到影響,“評價數值”意義其實就不大了,怎麼做調整不能看技能數值,而是要看比賽情況。

切爾西可不知道,盧卡託尼下場,沒有影響到米爾沃爾的進攻,一個前鋒下場,他們下意識就覺得,對方的進攻減弱了。

當布拉尼夫和辛普森做配合,並把球吊向禁區左側時,切爾西還覺得那個位置沒人。

媒體和球迷就不一樣了。

他們的視角是看向全域性的,自然能看到禁區左側多了一個身影,而足球正朝著那個方向落去。

“注意!皮雷!”

“看這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