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出場機會就一定要努力爭取,讓所有人看看自己有多麼出色。

威斯頓的壓力也不小。

那支英冠的米爾沃爾,留隊的幾乎都成為了主力,成為了重量級球星,也只有他一直都是替補,之前是給尼爾哈里斯當替補,然後是達倫本特,現在變成了瓦爾迪。

瓦爾迪只比他大十幾天,來到俱樂部的時間,比他還要晚的多。

有對比,就有傷害。

威斯頓的目標就是能表現出色,一點點的增加出場機會,未來成為絕對的主力。

兩名年輕前鋒的表現慾望,就轉化為了比賽的積極性,他們的跑動非常積極,也不斷的朝著隊友要球,連續的跑動、配合和主動,也讓他們找到了幾次機會。

兩人也是有區別的。

從資料的角度輕易看出兩人的風格不同,威斯頓更多和隊友配合,個人的打法更流暢一些,但偶爾也會出現“粘球”導致丟球的情況,說明威斯頓的進球慾望很充足。

蘇亞雷斯則更多是個人表現。

支援蘇亞雷斯完成個人表現的,還是他的技術實力,他的腳下功夫比威斯頓花哨一些,這或許也是南美球員的特點。

配合上就不行了,蘇亞雷斯會傳球出現失誤,隊友送球也很難跑到位。

那是默契問題。

從以上就能夠看出,蘇亞雷斯更值得培養,他缺少的只是配合,當然,個人技術還是顯得有些稚嫩,但都是可以改善的。

媒體和球迷更多是讚揚威斯頓,因為他“看起來”比蘇亞雷斯表現好,接球次數多,失誤的次數也要少一些,至少讓人能夠接受。

這就是業內外眼光的區別。

比賽進行到第89分鐘,時間都已經快進入補時,威斯頓有了表現,他在禁區裡搶到位置,一腳抽射直掛左角。

可惜,足球打在了門柱上。

但不要緊。

足球反彈到了鄧恩的身上,再次轉向彈入了球門,當足球飛入球門以後,許多人還不知道球是怎麼進的,因為禁區裡一片混亂,等慢鏡頭回放過後,大家才知道是個烏龍球。

比分變成了6比0。

最後一個球也可以算在威斯頓頭上,因為是他完成的射門。

張揚為威斯頓的表現鼓掌。

不過張揚心裡還是感到可惜的,從進球過程就能看出,威斯頓有經驗、有配合,只是欠缺個人能力,如果換成是瓦爾迪、託尼,之前都不會給莫里斯回做球,肯定就直接一腳射門。

威斯頓沒有。

他在禁區裡先進行回傳,隨後足球被交到邊路,再傳到禁區裡才有得射門。

“柯蒂斯還是有些能力不足。”

兩個多賽季的培養,威斯頓參加過不少大賽,每個賽季出場次數,也會在二十場以上,張揚給過威斯頓太多的機會,但個人能力差距,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即便是用“言靈蠱惑”,威斯頓也不會有太大的前途。

威斯頓就屬於那種,能在一般球會打主力,卻無法成為大球星的球員。

要是放在英冠頂尖球會,或者是英超下游球會中,威斯頓也足以成為主力,單賽季也能有十個進球,表現好的時候,或許能爭取一下射手榜,但到了頂尖球會,他就很難爭取到主力位置了。

這就是威斯頓遺憾的地方。

張揚很希望威斯頓能稱為球星,可惜……在感嘆的過程中,比賽時間也一點點的消耗掉了。

最終米爾沃爾克場0比6擊敗了主隊曼城。

http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