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是曼城!”

“曼城可不是英超頂尖球隊,他們和米爾沃爾的差距太大了,也許瑞典人,在接任俱樂部主教練職位前,應該學學該怎麼和強大的對手比賽,和帶隊成績輝煌的張揚相比,埃裡克森執教方面就像是個小孩子,雖說他的年紀要比張揚大一倍還多……”

————

米爾沃爾可不管曼城有多麼被動,對手的失敗就是他們的勝利。

在打入第二個進球后,米爾沃爾還在繼續努力,他們的目標就是大比分擊敗曼城,為的是球隊勝利,也是為了替張揚出一口氣。

球員們都是這麼想的。

當發現比賽非常順暢以後,他們打的更活躍積極了,哪怕曼城連續的犯規,都沒有阻止米爾沃爾踢的流暢。

第41分鐘,米爾沃爾再次完成進球。

這一次是邊路皮雷的功勞,他帶球切入中路,閃開對方的阻攔後,一腳直接抽射踢在了立柱上,之後莫里斯跟上完成補射。

3比0。

比賽到此,米爾沃爾終於能放鬆的慶祝進球了,莫里斯興奮的擁抱皮雷。

一大群球員圍成一團歡呼勝利。

與此同時,曼城球員都充滿了落寞和憤恨,他們一直都在努力,但根本就無法阻止對方,他們感受到了絕對的實力差距,為米爾沃爾強大感嘆的同時,也非常的憤怒。

三比零啊!

比賽才剛開始不到半場,就三比零落後了,接下來還要怎麼打?

難道要輸五個、六個球?

不少球員都看向了埃裡克森,希望瑞典人能給出一些指示,告訴他們具體該怎麼做,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踢了。

————

埃裡克森也不知道該怎麼踢。

當一支球隊實力比不上對手,發揮比不上對手,還落後三個球的時候,要怎麼打才能扳回局勢,或許是世界足球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哪怕是一些球隊做到了!

比如著名的“伊斯坦布林之夜”,利物浦落後ac米蘭三個球,下半場爆發六分鐘就扳平比分。

這是不可複製的。

當時利物浦的扳平有多種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對手太過大意了,ac米蘭大概是覺得肯定能贏下比賽,中場休息就開始慶祝冠軍,最終被利物浦連續進球打懵了。

現在的比賽,哪怕米爾沃爾大意了,曼城就有機會扳平嗎?

答案是否定的。

埃裡克森心裡清楚,比賽肯定是輸了,只是輸多輸少的區別,再有一個區別是,對後續比賽的影響,他不能讓球隊輸的一點顏面都沒有,若是士氣都被對手打沒了,之後的比賽肯定會變得艱難。

現在也只能等中場休息,給球員們做思想工作了。

上半場比賽沒剩下多少時間,米爾沃爾大概也無法進球,做調整都沒有必要,暫時也只能如此了。

埃裡克森的不表達,讓曼城球員很無奈。

瑞典人不知道的是,許多球員開始對他不滿了,不少球員都知道他和張揚的矛盾,米爾沃爾打的這麼積極主動,大概也和雙方的矛盾有關係吧?

對方的主教練制定好戰術,讓對方打的非常順暢,而自己的主帥,如此被動的情況下,卻坐在替補席動也沒動。

比賽還怎麼打?

埃裡克森真有資格擔任曼城主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