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足球發展時間太短暫,從開放到現在,全算在一起才三十年,絕大部分足球教練,好一些的是球員出身,但當時的中國足球隊,和國外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球員連出國的機會都沒有,再加上幾乎沒接受過教育,自然不會具備語言能力。

差一些的,乾脆就是其他行業轉過來的。

比如一些體育院校的老師,轉行業變成了足球教練。

這種情況聽起來相當令人意外,但其實是很常見的,因為足球教練能算是國內的‘新職業’,十三億人也找不到幾個適合當足球教練的,許多教練職位都是其他人填充進去,幹個幾年也能算是純正的教練了。

其他職業‘轉職’成為足球教練,各種證書都是國內發的,幾乎沒什麼意義可言,執教能力也就可以想象。

這些教練不是不努力,是根本沒有資質,也不可能再去培養什麼能力了。

這也是國內沒有好教練的原因。

國內還是能出球星的,因為球星容易培養,只要資質好一些,努力去踢總歸能有踢的不錯的,好教練比球星更難出,因為教練不僅僅是踢球,要對足球有全面瞭解,最好是球員出身,想要成功最好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單獨考取國際認證的教練資格證,還要接受教練行業的競爭,真正的依靠能力脫穎而出。

這個過程太難了。

打個有趣的比喻來說,讓有資格上211以上學校的學生,高中畢業去改行踢足球,職業生涯中最好能去國外踢球,退役以後轉行擔任教練,再依靠優秀的帶隊戰績,從教練行業脫穎而出,步入世界頂尖的行列。

全部聽下來,怎麼都像,而不是現實能發生的。

這就是頂尖教練的人生經歷。

所以指望國內出頂尖的教練,還不如指望出一些優秀的球星,身體好、天資好,還是有機會的。

在張揚的感嘆中,SZ城市體育場,已經被球迷佔滿。

比賽就要開始了。

張揚和王洪山的溝通,並不怎麼和諧,話說同行是冤家,哪怕王洪山的執教成就,和張揚相差巨大,但依舊是‘冤家’關係,尤其當兩支球隊要比賽時,王洪山話裡還有一些挑釁意味,似乎想證明SZ俱樂部,有能力擊敗米爾沃爾?

一場商業性質的友誼賽,先進行話語的挑釁,張揚也是有些不理解的。

但沒關係。

張揚一點都不在乎,他對比賽也不在乎,因為基本上是必勝的。

米爾沃爾連一支中超球隊都無法戰勝,就不用指望爭奪什麼冠軍了。

當然,比賽總是有意外。

張揚有能力阻止意外,他不需要任何意外,需要的只是勝利,在中國球迷面前,展現一支強大的米爾沃爾。

終於比賽開始了。

張揚沒有安排任何的戰術,就是讓球隊到場上自由發揮,陣型也只是排了個451,上賽季的‘雙核心’打法,區別就是首發陣容中,明星球員悉數登場。

球迷想看到的球星:瓦爾迪、布拉尼夫、皮雷、利弗摩爾、贊布羅塔,等等,全部都在首發陣容中。

新加入米爾沃爾的球員中,首發出場的只有一個斯內德,他和布拉尼夫組成雙中場,這種安排有讓斯內德適應的想法,莫里斯則打右邊前衛。

辛普森就只能呆在替補席了。

張揚倒不是對辛普森有意見,但辛普森是個全能球員,也就意味著‘各種位置’不是很精通,他會是新賽季重要球員,會是前場位置的‘一號替補’,固定位置也只能在右路,莫里斯比他的名氣更大,球迷希望看到莫里斯,於是莫里斯就出現首發陣容中。

這畢竟是商業性質的表演賽。

比賽開始以後,可以注意到SZ隊踢的非常積極,他們全場進行拼搶,積極的組織進攻,第三到第六分鐘,還連續打出攻勢,一時間壓制了米爾沃爾,也讓來到現場的SZ球迷,興奮的高聲呼喊。

球迷的心態就是如此。

雖說張揚很受歡迎,但畢竟是執教歐洲球隊,米爾沃爾是英格蘭球隊,球迷一邊想看到頂尖球星,一邊又希望本地球隊,能擊敗來訪的米爾沃爾。

球迷有這種想法不奇怪,但真有些異想天開了,因為雙方的差距實在有點大,完全就像是大人和孩子的交手。

等SZ隊的攻勢結束,米爾沃爾立刻認真起來。

莫里斯、布拉尼夫以及贊布羅塔,三人右路不停球,連續的配合倒腳,快速把球送到了禁區右腳。

之後莫里斯禁區外傳中。

足球高高飛向禁區中部,瓦爾迪人堆裡衝出來,把球頂向禁區左側,皮雷跟上直接打門。

下一秒,足球就出現在了SZ隊球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