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主教練年輕化的代表(第1/2頁)
章節報錯
米爾沃爾的奪冠畫面,以莫里斯舉起冠軍獎盃作為結束。
第二天媒體進行了瘋狂報道。
米爾沃爾的奪冠報道,主要還是圍繞整個賽季的歷程,米爾沃爾是以‘不敗’奪冠的,至少到目前,聯賽進行了三十六輪,米爾沃爾還沒有輸過球。
這是一個看點。
另一個看點,還是老生常談的‘快速崛起’,米爾沃爾以升班馬身份,連續兩個賽季奪得聯賽冠軍,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要說上個賽季,米爾沃爾突然爆發奪冠,還被認為是英超其他隊伍,對米爾沃爾不瞭解,就像是維岡競技,剛升級賽季初,成績也非常的好,但不是他們實力有多強,而是其他球隊對維岡競技不瞭解,再加上表現不差,就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績。
米爾沃爾則更極端一些,好成績延續整個賽季。
這個賽季開始的時候,不少媒體分析米爾沃爾加強實力,也只認為有資格爭奪聯賽前四,而不是能夠繼續參與到冠軍爭奪。
做類似評論分析的媒體,到現在全都閉嘴了,他們轉而開始吹捧起米爾沃爾。
米爾沃爾已經奪冠,再說什麼也失去意義。
接下來的報道就是盤點奪冠功臣了。
米爾沃爾的好成績延續整個賽季,許多球員都突出表現,球員中的第一梯隊‘功臣’,自然少不了達倫本特、布拉尼夫、利弗摩爾等極為優秀的球員;瓦爾迪、辛普森、莫里斯、皮雷等球員,都被放在了第二梯隊,莫里斯的表現還是很有爭議的,他有什麼實力暫且不說,大賽中的表現倒是不錯,但整個賽季時間來講,莫里斯出場表現確實要平淡一些,和第一梯隊耀眼的球員,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以上說的是中前場。
米爾沃爾的後防線受到了一致讚揚,因為米爾沃爾在聯賽僅丟球二十一個,和切爾西並列是丟球最少的球隊,後防線的功勞自是極大的。
門將格雷厄姆受到了讚揚,達倫沃德、贊布羅塔、孔切斯基、韋斯摩根,再包括巴拉甘、特勞雷等球員,全都受到了媒體的讚揚。
米爾沃爾隊中,就連邊緣球員如柯蒂斯威斯頓,都有媒體進行專欄點評,其他球員的報道篇幅自不用多說。
隊中被討論最多的,還是身為主教練的張揚。
張揚被認為是米爾沃爾奪冠最大的功臣,這一點甚至無可爭議,媒體諸多的報道中,連一句質疑聲都找不到。
米爾沃爾就是張揚帶隊崛起的。
從英冠保級到升級,從英超升班馬到冠軍,再到現在成功衛冕,歐冠也打入了半決賽,和AC米蘭第一回合有相當出色的表現,米爾沃爾一直都在成長,張揚也隨之變得極為耀眼。
張揚才二十四歲。
二十四歲的年紀擔任主教練,說出去都沒幾個人相信,別說是主教練了,能擔任‘教練’,哪怕是出色一些的‘少年隊教練’都很了不起。
這個角度來說,布魯諾伯利,其實也很了不起了。
當然,迴歸張揚的話題,不少人都感嘆,“職業足球似乎迎來了年輕的時代!”
在跨世紀以前,說起職業足球教練,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都會是五十歲,甚至更高年紀的老教練,當時有名氣的教練都是如此羅布森、弗格森、卡佩羅、溫格、雷德克納普、裡皮,等等。
以上每個名字說出來,都能引起歐洲足壇震動。
當進入新世紀,情況就不同了。
世界足壇新湧現的教練,似乎一個比一個年輕穆里尼奧、勒夫、麥克拉倫、大衛莫耶斯,他們成名的年紀都在四十歲左右。
這說明了主教練成名年齡在降低。
四十歲,其實也是個標杆年紀,職業球員退役年齡,一般是在三十四到三十八歲,球員退役以後,有一部分會成為教練,名氣比較大的、有水平的,很可能會擁有擔任主教練資格,比如說去年退役的前曼聯球星羅伊基恩,快速轉正成為一名主教練,率領桑德蘭征戰冠軍聯賽。
在正式成為主教練以後,有能力的利用幾年時間,就能夠率隊打出好成績,近而在足球教練界脫穎而出。
這是‘實戰派’教練。
教練行業還有一種叫做‘學院派’教練,也就是那些沒有職業球員經歷,或者職業生涯早早退役的球員,去專職擔任足球教練。
‘學院派’教練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穆里尼奧和貝尼特斯,沒有輝煌的職業球員經歷,想要直接成為教練,就很需要證書資格了,兩人都是經過複雜、艱難的學習過程,中途幹一些其他工作,超過三十五歲以後,才有機會真正接觸教練工作。
所以他們的成名年紀,也是在四十歲左右。
張揚是特殊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