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穆里尼奧無法擊敗張揚(第1/2頁)
章節報錯
威爾士,加迪夫,千年球場。
米爾沃爾和切爾西的聯賽盃決賽正式展開,雙方都可以說是派出了‘半主力’陣容上陣。
米爾沃爾方面,皮雷、誇雷斯馬、布拉尼夫都休息一輪,其中皮雷連大名單都沒有進入,只坐在了觀眾看臺,大概是希望能和球隊一起慶祝冠軍。
首發前鋒也換成了傑米瓦爾迪,後衛線的調整不大,但考慮加強邊路攻勢,張揚還是選擇派出了孔切斯基。
切爾西的首發也有變動。
除了傷病的球員外,最突出的是前鋒變成了舍普琴科,德羅巴沒有為球隊出場。
這個調整還是比較大的。
賽季開始的時候,舍普琴科出場次數比較多,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穆里尼奧對於舍普琴科越來越無法容忍,再加上中途的傷病,後者首發的機會也就少了許多。
到這一場比賽,德羅巴才剛參加完歐冠的大戰,連續的比賽也讓象牙海岸人遭遇體能危機,舍普琴科才有機會以中鋒的位置出戰。
雖說對比賽的準備不多,雙方還是非常重視比賽。
聯賽盃再雞肋,也是一項盃賽冠軍。
本賽季,米爾沃爾拿到了社群盾杯,張揚希望球隊能贏下第二個冠軍,聯賽盃已經打到這種程度,碰到的又是老對手,穆里尼奧也肯定會讓切爾西付出全力。
雙方的戰術和歐冠比賽一樣,基本都沒有做出調整。
於是一場正面的對抗正式展開。
比賽一開始就能看出,切爾西踢的十分‘拼命’,沒錯,是拼命,用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米爾沃爾可以說就是切爾西的‘生死仇敵’,近兩個賽季都是切爾西最大的競爭對手,最為尷尬的是,到目前切爾西還沒有擊敗米爾沃爾的時候,他們和米爾沃爾的交手成績劣勢極為明顯。
當切爾西遇到米爾沃爾,媒體的點評都悲劇了,不少媒體甚至認為,“米爾沃爾更有可能獲得勝利。”
那不是專業的分析,而是‘各種’個人看法。
這就是輿論的變化。
各種‘個人看法’的基礎,不是切爾西實力、發揮怎麼樣,而是穆里尼奧對陣張揚,一直都處在劣勢,但無法擊敗米爾沃爾,在切爾西球員看來,那就是對他們的羞辱,他們必須要全力以赴,爭取能擊敗米爾沃爾,不僅僅是冠軍的誘惑,擊敗米爾沃爾來做出證明,要比盃賽冠軍有意義的多。
許多切爾西都是這麼想,切爾西球員投入比賽時的拼命勁就可以想象了。
切爾西對米爾沃爾很瞭解,根本不用賽前備戰,就知道米爾沃爾會打所謂的‘雙核心’打法,也只有‘雙核心’控制中場的打法,才能夠對抗切爾西的‘三後腰’,否則局面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米爾沃爾的這套打法,面對切爾西其實沒有優勢。
就像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切爾西有三個後腰,全攻全守的443陣型,對中場的控制是非常有效果的,全場逼搶也會讓米爾沃爾打配合更難。
切爾西球員知道該怎麼辦,他們需要的就是投入到逼搶中。
只要米爾沃爾拿球,就不斷的跑動,不斷的製造壓力,再優秀的配合也怕逼搶,再加上防守上的優勢,他們想要打出優勢局面很容易。
不過切爾西球員們大概忘記了,他們輸球的主要原因,可不是什麼‘比賽局勢’,而是米爾沃爾擁有更高的門前效率。
比賽中就有了明確體現。
上半場前三十分鐘,切爾西打出了局面上的優勢,對中場的爭奪上處在主動,擁有比米爾沃爾更多的進攻次數以及更多的射門機會。
不過……舍普琴科或許是沒帶射門靴。
三十分鐘時間過去了,切爾西全隊不斷給舍普琴科做球,舍普琴科有四次射門機會,其中三次都沒有打在門框範圍內,唯一的一次力量還小了,被格雷厄姆輕鬆收入懷中。
舍普琴科一個人,就佔了一半兒的射門機會,其他切爾西球員,比如蘭帕德,只是在外圍來上一腳遠射,並沒有能直接威脅到球門。
米爾沃爾就不一樣了。
米爾沃爾的進攻次數少,射門次數也少,但偶爾的兩次射門,就讓切爾西直接感到威脅。
米爾沃爾的射門點主要集中在中路,辛普森和瓦爾迪各自踢了兩腳,斯米切爾也有一腳射門,五次射門有三次正中門框範圍。
如此效率差距,讓穆里尼奧對比賽很擔心。
最近一段時間,穆里尼奧‘過的’並不好,球隊內部還沒什麼問題,但因為聯賽只能排名第三,阿布拉莫維奇對他極為不滿,主席一個人不滿也就罷了,俱樂部其他人也開始和他‘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