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三角默契(第2/3頁)
章節報錯
下半場比賽進行了五分鐘,羅馬依舊保持著壓制性優勢,雖說優勢沒有上半場明顯,但依舊能壓制住米爾沃爾。
在兩、三波攻防之後,不少人就發現,米爾沃爾的表現漸漸好轉了。
米爾沃爾開始打出中場的配合,也開始打出流暢的進攻,在中路的帶動下,邊路和中路銜接變得緊密,僅用不到五分鐘時間,誇雷斯馬的一次傳中,就給斯米切爾創造了機會,在外圍來了一腳頗有威脅的勁射。
大部分球迷並沒有在意,還是場上的羅馬球員體會比較深。
之前羅馬球員們感覺到米爾沃爾的發揮不正常,對方不適應客場氣氛,大部分球員表現都有些差了,普通的傳遞、跑動、防守,還很難一眼看出來,最明顯的是失誤率。
米爾沃爾整體的失誤率非常高,往往三、四次進攻就有一次是因為失誤結束。
這種情況有了改變。
布拉尼夫和斯米切爾的組合,在中路打出了靈活性,‘雙核心’發揮都不錯,也輻射到了整個球隊,讓其他球員更容易融入整體中。
米爾沃爾表現穩定,最大的功臣就是布拉尼夫。
其他人還沒注意到,但張揚注意到了這一點,之前莫里斯在場上,或許因為狀態受到影響,踢的有些保守了,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後場,布拉尼夫不一樣,他出場以後跑動頻繁,和隊友配合次數很多,連續的傳遞打出精彩的同時,也讓其他隊友快速找回狀態。
這時候張揚也發現了布拉尼夫的優點。
在最開始知道布拉尼夫的時候,張揚只覺得這傢伙是個刺頭,等回到球隊重新參與比賽,他發現布拉尼夫是個不錯的前鋒,到後來發現布拉尼夫能力全面,就讓他改打左邊前衛,以彌補球隊左路攻勢不足。
布拉尼夫在左路表現很穩定,這得益於他能力的全面。
現在布拉尼夫主踢中路,擔任球隊的核心,也同樣得益於能力的全面,他甚至要比莫里斯更加全面,無論是傳球、大局觀、盤帶、靈活性、速度等等,布拉尼夫都能得到個‘不錯’的評價。
布拉尼夫沒有特別突出的優點,但全面的能力足以讓他成為合格的中場。
現在布拉尼夫就表現出這種全面,他當然比不上羅馬的核心托蒂,但全面的能力也足以讓對方不容易對他進行限制。
“到下個賽季,凱文應該能頂替弗拉基米爾。”張揚看著比賽,轉頭對懷斯說道。
懷斯點頭,“我一直都覺得他是個不錯的球員,當然,如果沒有那張嘴……就更好了。”
兩人都笑了。
布拉尼夫的成長還是比較重要的,米爾沃爾的中路核心球員,是莫里斯和斯米切爾,在能力方面,兩人各有千秋,但斯米切爾的狀態一直在下滑,到下賽季不一定能為球隊出場幾次,若是狀態下滑太快,俱樂部也會考慮提前結束合約,那麼就必須有球員頂替斯米切爾的位置。
之前張揚考慮的是辛普森,但現在看來,能力全面的布拉尼夫更適合。
隨著經驗不斷提升,布拉尼夫的成長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他已經趕超了一般英超中場水平,等到了下個賽季,他也才只有二十四歲,若是能真正成長起來,球隊未來五年不會缺少頂尖中場。
相比布拉尼夫中場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同時出場的瓦爾迪就不太顯眼了。
這或許也因為瓦爾迪是純正的前鋒。
瓦爾迪和達倫本特型別相同,都屬於那種極為需要隊友支援,才會有穩定發揮的前鋒,他想要自己去表現出色很困難。
自替補登場以來,瓦爾迪沒有什麼突出表現,就連觸球次數都少的可憐。
在最開始的時候,羅馬球員注意到瓦爾迪替換的是達倫本特,還對他盯防的很緊密,可漸漸發現這個對手,似乎沒有達倫本特的威脅,就連防守都稀鬆很多。
瓦爾迪的發揮沒有受到影響。
他一直都在不斷的跑動,來回撕扯羅馬防線,給自己尋找機會的同時,也在注意接應隊友,英國解說員就點評說道,“雖說觸球次數非常少,但積極性還是值得表揚的。”
張揚可不這麼看。
瓦爾迪表現好與不好,是門前拿球才能看出來的,前鋒球員就是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像是瓦爾迪、達倫本特這樣的球員,一場比賽踢上兩腳球就足夠了,他們的工作是把球踢入球門。
瓦爾迪的表現,到現在根本無法判斷好壞。
張揚倒是對瓦爾迪有信心,上賽季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瓦爾迪的成長速度,絕對是全隊第一的,他從一個小菜鳥,成長為不比達倫本特差多少的優秀前鋒,還有自己的一腳絕活停球。
瓦爾迪的停球是全隊最好的,他能夠穩穩的接到各種力道的傳球,以最舒服的方式送到腳下,他的爆發速度還非常快,往往一個停球,再一個衝刺,就足以把對手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