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冠軍聯賽D組小組賽,米爾沃爾兩戰全勝,客場對陣瓦倫西亞,比分為0比3,主場迎戰頓涅茨克礦工,比分為6比0,兩場積六分,總共進九個球,讓不少歐洲媒體,都把著重關注了下米爾沃爾。

兩連勝到也沒什麼,兩場進九個球,就多少有些驚人了。

義大利《米蘭體育報》就評價米爾沃爾說,“這支上賽季的英超冠軍,展現出強大的進攻能力,和瓦倫西亞的比賽能進三個球,和頓涅茨克礦工乾脆就進了六個!”

“下一輪羅馬碰到他們,一定要注意好防守,一旦被他們打出比分優勢,比賽就變得不好控制了。”

德國《踢球者》也說道,“D組被認為是死亡之組,就在於第三檔次球隊的米爾沃爾是上賽季的英超冠軍,他們的表現充滿了不確定性。”

“現在米爾沃爾能連續大比分拿到兩場勝利,也足以見得‘死亡之組’實至名歸,米爾沃爾已經拿到了六分,小組出線形勢非常樂觀。”

“過去的一輪,羅馬1比3負於瓦倫西亞,兩隊目前同積三分,出線形勢都變得很緊迫,歐冠小組賽只過了兩輪,但以D組的情況來說,積分爭奪肯定會是最激烈的。”

“米爾沃爾作為攪局者,如能延續良好表現,D組或許會變成‘兩強爭霸’,羅馬和瓦倫西亞之間展開較量,就要看兩隊的表現了……”

在歐洲媒體進行報道的時候,米爾沃爾不少球員都能松上一口氣。

國際比賽日又來了。

隨著米爾沃爾的成績越來越好,隊中球員表現越來越好,就必須要面對國際比賽日的壓力。

國際比賽日是國際足聯制定在各個國家隊之間的友誼賽的日子,有條款規定,在國際足球比賽日中,足球俱樂部必須對國家隊的用人毫無干涉,保證國家隊用人無憂,並必須將場地介於賽事主辦地,不得干涉。

一般來說,每個月都會有一到兩天用於舉行國際比賽,但是6月、7月、8月、12月、1月除外。

6月、7月一般是國際或洲際大型比賽的舉行時間,沒必要再安排國際比賽日;8月是修整期,是球員難得的休息時間;12月和1月是照顧東歐及西歐一些有冬歇期的國家。

除卻上述5個月之外,其他的7個月裡,每個月都有兩個國際比賽日。

雖說法定的國際比賽日,每個月只有兩天時間,可國家隊要進行備戰訓練,球員往返國家隊也需要時間,所以國際比賽日前後,會有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時間,是沒有比賽安排的,一般來說都會是十天左右。

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非國家隊球員得到充分的休息,國家隊球員就不一樣了,他們中途至少抽出五天時間進行來回奔波、訓練以及比賽。

這次的國際比賽日,和上一次只間隔一個月,但米爾沃爾有兩個球員,新晉進入了國家隊,分別是達倫沃德和喬什辛普森。

麥克拉倫執教米德爾斯堡的時候,就為米爾沃爾鳴不平,抨擊當時的主帥埃裡克森,不徵召一個‘冠軍球隊’的球員,是因為和張揚的矛盾。

現在麥克拉倫成為了國家隊主教練,實現了他的承諾,讓一個個米爾沃爾球員進入國家隊。

第二個進入國家隊的球員是達倫沃德,還是有些令人驚訝的,相比達倫沃德來說,喬迪莫里斯和大衛利弗摩爾要有名氣的多。

但不用多問麥克拉倫,媒體的報道分析中,就已經能知道達倫沃德進入英格蘭隊的原因頂替即將離開的坎貝爾。

坎貝爾快要三十三歲了。

這個年紀的球員,身體狀態下滑的很快,他很難再繼續效力國家隊,離開也只是時間問題。

達倫沃德就是不錯的選擇。

英格蘭有不錯出色的中後衛,但小球會的中後衛,狀態和實力都不敢保證,達倫沃德是低階聯賽拼殺出來的球員,在米爾沃爾後防表現非常穩定,進入英格蘭國家隊,頂替坎貝爾也算是眾望所歸。

喬什辛普森被徵召,則是非常正常,又很複雜的事情。

喬什辛普森擁有加拿大籍,但從十三歲開始就生活在英格蘭,加拿大足協到目前,才發現本國有如此出色的球員,也算是有些後知後覺了。

這也可以理解。

加拿大本國連足球聯賽都沒有,多倫多有一個職業球員,還掛靠的美國大聯盟,加拿大足球實力也是個問題,在世界盃足球賽的歷史上,加拿大隻晉級過1986年世界盃的會內賽,在一球沒有進的情況下首圈就出局,隨後世界盃外圍賽更常早早出局。

如此情況下的加拿大足協情況可想而知。

喬什辛普森被徵召,倒是一點都不意外,但他響應徵召回去,也就是和一群業餘選手,隨便踢踢比賽。

這可不是辛普森想要的。

這件事讓辛普森很煩惱,他還和張揚單獨聊了聊,張揚瞭解情況以後,覺得辛普森有點想多了,“等明年,你就能拿到英國國籍了吧?”

辛普森一愣,“老大,你的意思是,我能代表英格蘭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