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沃爾的配合打的不錯,不斷的傳球讓人眼花繚亂,可到了禁區前辦法就不多了,羅馬非常重視防守,陣型拉的也靠後,當足球到了禁區附近,就會遇到高密度的防守,再順暢的配合也打不出來。

為什麼呢?

張揚皺起了眉頭。

————

一直等到上半場比賽結束,兩支球隊都沒有進球,比分仍舊是0比0,但不利的局面讓許多人清楚,米爾沃爾是處在劣勢的,他們對羅馬的防守,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這從資料分析就看的出來。

米爾沃爾的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一,比羅馬還要高一些,但射門次數只有的五次,羅馬則有九次,差了近一倍的射門次數,也足以證明米爾沃爾對羅馬球門的威脅程度了。

當主裁判吹響上半場結束哨聲,張揚立刻轉身返回更衣室。

他想通了一些東西。

賽前制定應對羅馬策略的時候,教練組也考慮過羅馬的防守問題,可絕對沒想到會這麼棘手,‘雙核心’戰術打法,在羅馬身上似乎失敗了,對方用列陣式的防守,就讓米爾沃爾沒了辦法。

可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

‘雙核心’戰術還是有用的,球隊能打出流暢的配合,和羅馬進行中場爭奪,幾乎沒什麼太大的劣勢,就足以證明很多東西了。

羅馬的中場中路,三名球員可是德羅西、皮薩羅以及托蒂。

米爾沃爾呢?

莫里斯、布拉尼夫,再加上一個大衛利弗摩爾,三個球員都是低階聯賽打出來的,即便到現在已經是響噹噹的球星,可張揚心裡清楚他們和世界頂尖球星,技術實力上還是有差距的。

就比如喬迪莫里斯。

英國有不少媒體評價莫里斯時,都認為他能和傑拉德、蘭帕德相比,可也僅僅是‘相比’而已,他的腳下技術還不錯,大局觀也不錯,要論起綜合實力,就和傑拉德、蘭帕德有差距了。

布拉尼夫的綜合能力還不錯,但也就是英超中檔次的球星,和巨星絕對是比不了的,否則張揚就不會讓他打‘半主力’,直接能定位成絕對核心了。

米爾沃爾的中路三人組合中,大衛利弗摩爾反倒是實力最強勁的,因為他有非常突出的特點:身體極為強壯,體能非常充沛,再加上一腳射門能力,三個超於普通球員的能力,讓他一下子就成為了頂尖球星。

但頂尖球星也是有區分的。

就像是羅馬球員的感受,利弗摩爾是一個‘加圖索式’的球員,他整體的防守依靠的不是大局觀,而是充沛的體能,進攻上對球隊支援也不多,臨門一腳還不錯,但大部分時間,他很難有機會什麼。

這三名球員的組合,與德羅西、皮薩羅、托蒂的組合,差距就實在太明顯了,但雙方交鋒了半場,米爾沃爾有劣勢,劣勢卻沒有那麼明顯,光說控球率還要高於羅馬。

這就是‘雙核心’戰術的作用。

控球率不代表絕對優勢,但也能代表一部分情況了,控球率更多,進攻次數就不會少。

之所以米爾沃爾對羅馬球門的進攻無力,主要還是在前場,或者說主要在‘臨門’的選擇上。

若是上賽季那支米爾沃爾,打的簡單粗糙戰術,和羅馬進行對抗,絕對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現在的原因就很明顯了:自從適應‘雙核心’打法後,球隊的風格改變太多了。

米爾沃爾似乎從一支‘技術粗糙’的球隊,直接轉變成了‘技術華麗’的球隊。

這種轉變太快了!

要說技術風格向著華麗轉變,張揚還是持有支援態度的,任誰都希望自己的球隊,是一支技術性很強的隊伍,可轉變太快就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場上的球員,喜歡去追求配合,喜歡不斷的短傳,打出外表華麗的攻勢。

很多時候,一個長傳能解決的問題,偏偏要幾個球員連續倒腳,打出讓對手為止讚揚的攻勢。

那就不實用了。

這就是張揚找出的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