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排一個球員,進入到戰術體系中,並不是容易的事。

一支球隊就十一名球員。

有一個上去,就要有一個下來,四後衛陣型不能變動,米爾沃爾的防守本來就很一般,再少上一名中後衛,都難以想象‘補鍋匠’的工作,會變得有多麼的困難。

中場中路也不能變動。

中路必須要有一個帶動進攻的核心球員,後腰球員也是很重要的,後腰球員不僅僅在防守中能幫助球隊形成一道屏障,也能夠在進攻中帶來必要的身後支援。

那麼只能從鋒線下手了。

砍掉一個鋒線球員,是張揚一直考慮的,過去的幾場比賽裡,雙前鋒並沒有帶來多大作用,往往一名鋒線球員發揮好,另一人發揮就很一般。

比如說凱文基爾和尼爾哈里斯。

當凱文基爾發揮出色的時候,尼爾哈里斯就似乎全場找不到人。

反過來也一樣。

張揚思考了很久,看了許多的比賽錄影,最終得到結論:球隊戰術過於簡單,導致鋒線球員位置重合嚴重。

在陣型‘理論’中,兩個前鋒位置不衝突,因為他們是左前鋒和右前鋒。

凱文基爾還佔著一個‘中鋒’的概念。

可球隊的戰術非常簡單,前鋒球員就是衝到前面尋找機會,在最前面門前位置,非常狹小的區域裡,哪裡還分的清‘左右前鋒’?

這個前鋒有機會,另一個前鋒就沒有機會。

至於配合?

在對方禁區附近,前鋒球員能得到球就不錯了,相互之間進行配合,或許他們的水平應該再提升兩個檔次。

總之,球員實力、球隊戰術的限制,導致兩個前鋒只能發揮一個半的作用。

砍掉一個前鋒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變換陣型、戰術的提前,還是新加入的球員,至少能發揮半個前鋒的作用,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只要能發揮出一定的作用,那麼變換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張揚最終的選擇是,砍掉一個前鋒,增加一個後腰。

這就變成了4231的雙後腰陣型。

這種改變無疑增加了防守,但是否會影響到進攻,還是要看進攻端是否能彌補了。

張揚希望大衛利弗摩爾能發揮出作用。

如果他的遠射能力再提高一些,那麼就可以對對手形成相當大的威脅,再不濟也能吸引足夠多的防守注意力。

這樣一來,變換效果就有了。

張揚只是變換了一下陣型,把442改成了4231,聽起來似乎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或者讓一個懂點的球迷,都能夠說的出來的。

可陣型變換並不是數字上的事情。

增加一個後腰,減少一個前鋒,哪裡有那麼簡單?一個戰術框架是整體性的,改變了一個點,就會出現影響,讓其他的點也出現改變。

一個小改動,牽扯到很多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少了個前鋒球員,邊路傳中的時候,前方少了一個人,問題就會出現,那麼邊路傳中就有更大機率選擇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