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的聲音再度結巴起來,神情變得猶豫,有些欲言又止的說到:

“這……兒臣在途中的確是聽到了一些地方官員的上奏,不過那些所指之人都是……都是……”

“但說無妨!”

衛期伸手虛抬一下。

“不論你說出什麼線索,我都會派人一查到底,不論最後是或不是,都與你無關。”

“謝父皇!”

王多寶告謝一聲後終於說道:

“兒臣一路上聽楓楊城主簿宋旭、青州知事周通等人上奏,說楓楊城主楊權、青州主使楊寶成等人可能在對這批賑災銀款下手。”

“兒臣當時並未聽信這些人的奏言,反而先是差人打聽了打聽,結果這些人所奏之人,皆是在地方上名聲極佳之輩。”

“尤其是青州主使楊寶成,其清廉愛民的名聲,可謂是朝野聞名,兒臣就算久在宮中也早有耳聞。”

“所以兒臣當時將這些人的上奏當做了那些地方官僚之間的勾心鬥角栽贓陷害,並未聽信,只是斥責了他們幾句罷了。”

“現在想起來,兒臣可能犯了遮蔽視聽盲目從眾之錯啊!”

王多寶言辭懇懇,大有悔之晚矣之態,聽得衛期連連點頭。

在他聽到青州主使楊寶成的名字時,他的眉頭頓時一皺,嘴裡疑惑的咕噥一聲。

“楊寶成?連他也有份?”

此人之清廉身為大衛皇子的衛珏記憶中都早有耳聞,更何況是一直以來把持朝政的大衛皇帝衛期!

衛期下意識的感到不信,可隨後一想又覺得可能真有問題,便開口道:

“你做的很好,這樣的情況,就算是我初次聽聞也斷不會信。不過眼下想起來,世上的確不乏那些大惡若善大奸似忠之流。”

“一如那些市坊民間的黑惡一流,一邊無惡不作,一邊又以慈善大戶的形象示人,廣為施粥布飯,如此便令人真假難分,要比那些鋒芒畢露不懂收斂之輩安全的多。”

“此事我會即刻差人去查,你且先回去,寫出一份途中聽聞過風言風語的官員名單給我送來。”

王多寶一聽便知計劃已經成了一半,趕忙躬身告退。

“是父皇,兒臣這就去準備。”

不多時,王多寶便將那份早就準備好的清官名單給交了上去。

順帶名單上還有幾位被他收服的貪官的名字,當做上奏之人寫在後邊,好讓衛期到時候論功行賞多加提拔。

其中宋旭周通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不僅要讓青州民怨沸騰動搖大衛的國本根基,還要借衛期之手去殺那些清廉愛民的好官,更要舉薦一些貪官汙吏上位,徹底蝕掉大衛的朝堂!

此舉已經不能算是一箭雙鵰,而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