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省某山區。

板凳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山村,低矮的房子三三兩兩分佈在山腳邊,兩山中間有一片平整的土地,當地人成為“壩子”。

在這“七分山兩分水一分田”的雲貴高原,這些平坦壩子是老百姓種莊稼的主要地方,顯得彌足珍貴,老百姓的房屋也捨不得修在這平坦的壩子上。

可是在這片插滿綠油油的秧苗的壩子中,有一棟新修的小二層樓很引人注目,樓房前面竟然是一個標準的籃球場!還有一面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

這是一所小學,老師就兩個人:趙江和羅韻

隨著國家在2001年實行“撤點並校”政策以後,板凳村的高年級學生都要到十幾裡之外的鄉中心小學上學,村子裡只剩下不到三十個低年級學生。

公辦老師都去中心小學教書了,那裡距離鄉政府很近,條件比這裡好的多,而趙江夫婦主動留下來。

學校雖小,但裝置卻很齊全。

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還有一個在農村地區很少見到的微機教室,裡面整整齊齊擺放著八臺“奔騰三”電腦!

這棟教學樓是趙江夫婦捐資修建的,教學器材也是他們出錢購買,還有一部分是遠在申城的同學捐助,那八臺“奔騰三”電腦就是顧北的搜狐公司捐贈。

現在是下午時間,趙江正站在講臺上,認真的講解著算術題。

下面坐在不到二十個學生,年齡層次不齊正認真的聽著講課。

學生也少為了便於管理,被編成兩個班,一二年級一個班,三年級單獨一個班,這樣趙江夫婦可以分別給兩個班上課。

趙江教算術、科學、體育,羅韻教語文、美術、音樂,還有三年級學生的英語。

剛教完最前面六個一年級小孩的減法,現在要考考坐在後面的十個二年級小學生乘法口訣表。

“二年級的同學們,前天佈置的乘法口訣表背誦熟了沒有?”趙江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問道。

“背熟了……”學生們用稚氣的口音一口同時回答。

“那位同學願意給大家背誦?請舉手。”

唰…….

坐在靠窗課桌邊的一男一女兩個小學生同時舉起了小手,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趙江假裝沒看到,而是又看看別的學生,當他看到小女孩猶猶豫豫想舉手又不敢一副膽怯的樣子,就笑著叫出了她的名字:“楊招娣,你來給大家背誦一下好不好?”

這個叫楊招娣的小女生受到老師鼓勵的目光,膽子似乎大了點,站起開始背誦起來。

背的有些結結巴巴,中間還個別地方背錯,不過趙江並沒有當場指出。直到小女生背完以後,趙江先是表揚了一番,然後再指出中間某個地方背錯。

“楊招娣,應該是78…..56,而不是54,記住了沒有?”

“記住了……78…..56.”楊招娣聲音很小。

“對,很好,楊招娣,你今天表現的很好。”趙江讓楊招娣坐下,仍不忘又表揚的一番。

楊招娣激動的小臉通紅,她最喜歡聽老師表揚她了,不像自己的爸媽老罵自己笨……

等讓十個學生挨著背誦了一遍乘法口訣,趙江又講容易背錯的地方,這個時候教室外傳來一陣清脆的鈴聲,下課鈴響了。

“起立!”隨著班長一聲清脆的聲音,教室裡的孩子全部站了起來。

“老師再見!”所有學生異口同聲喊道。

“同學們再見。”

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堂課,學生們都嘻嘻哈哈擁出了教室,有的揹著書包回家,則更多的在操場上玩起來。三年級的男生們則抱著一個籃球,像模像樣的投籃——雖然都是“端尿盆”的姿勢。

趙江收拾好教案走出教室,就看到剛才搶先舉手的那一對小學生正站在外面看著他,似乎有些不高興。

“爸…….你偏心,每次我和弟弟舉手,你都不叫我們發言。”說話的是個小女生,正是趙江那對雙胞胎中的姐姐。

“就是,爸,我和姐姐比他們聰明多了。”小男生更是一副驕傲的神態。

“你們昨晚不是已經給你媽媽背誦過了嗎?”趙江耐心解釋道:“機會要留給那些背誦的不太熟的同學……是不是?”

看到自己的寶貝孩子還有些不高興,趙江只好說道:“好,明天上課我一定先叫你們發言好不好?”

聽到爸爸這話,兩個小孩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