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褰“這些都只是修煉的表象,只是附屬物,修行的最終目的,是自我的強大,哪怕只是會離去,力量會消失,但自我強大依舊。”

“修行有成的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而不是說,能一拳打出多大的力量,能摧毀多大的地方。”

“有言道,功名利祿皆空幻,知識又何曾不是呢?!”

李天一不疾不徐的說著,說話的同時,他也在對自身的修行進行梳理。

這個世界的種種,是他前所未見的,讓他對於修行,又有了諸多新的認知。

哪怕許多道理,他曾經都知道,但也只是知道而已,並非有多深的感觸,如今見了許多,卻是兩相印證,念即諸多道理,卻是慨然,原來如此。

“既然皆是空幻,哪有憑何修行?!”

王陽問,卻是隱隱感覺,自己好像要把握住一些東西了。

“身在天地間,便是最大的修行。”

李天一說道,說完微微一頓,而後繼續道。

“千萬紀元以來,不乏前幾十載困於凡俗,後面一招開悟,也就是一個念頭的功夫,一朝悟道的事。”

“我有一個朋友,前二十歲的時候聲色犬馬,二十多歲開始讀書,讀到三十多歲都一事無成,四十歲的時候遇到了個女人,然後就悟了,一日之間,越過凡塵四關,勘破了生死幻滅,直達胎息。”

“而他,放在整個多元世界,放在漫長的宙光裡,還只是平凡,碌碌幾十幾百載,之後一朝悟道得道成仙的也不是沒有。”

“總不能修行全靠悟,一定是有法門的。”

王陽說道。

“法門自然是有的,不過是明、靜、定、安,斷、空、忘、虛、神、魔,十字而已。”

“明的是心、靜的是氣,定的是念,安是安魂,空的是意,忘的是我,虛的是真,至於神魔,皆是我。”

李天一毫不隱瞞。

大道至簡,所謂觀想練氣打坐如此種種,都不過是緣木求魚,並非是修行的真諦,而真諦,卻是盡在這十字之中。

有天賦有底蘊的人,輕易的就能憑此悟道,撥開烏雲見月明,至於沒有天賦的,打坐練氣一輩子,也難有成。

李天一說的,無疑是真傳中的真傳,珍貴至極,不過,虛道宮的風格就是如此,有道祖傳道在前,後來人,又豈能吝嗇?!

或者說,但凡敝掃自珍者,冥冥之中,便已經被天地,被人道所厭棄,難有成就。

唯有合乎潮流者,才能修行勢如破竹,如有神助。

李天一想來,修行唯心,縱使王陽身有怪異,能時時悟道,也至多比常人快些。

畢竟,悟道天地,所得不過天地法理,而真正的修行,是天人合一的,不但要順天,還要應人,天道法理,加上人道精神,那才是大道。

但緊接著,他就看到了彈指之間,王陽明心、靜氣、定念、安魂,越過凡俗四關,直入胎息。

“原來如此,之前我所修,雖然日日進益,但卻是緣木求魚了。”

王陽的眸光變得清亮,不過幾個念轉的功夫,他就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