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草忙解釋道:“前輩,您可別小看它。此物可祛熱,利尿,明目,宮廷裡極重視它。而且,若是形態好的,可以收藏,價值連城!奎哥,回頭多挖一些,若有三枚,便可多建一屋!”

太子凌不料此物竟真貴重,但他卻顧不上,兀自說道:“這銅盒又是做什麼的?”

姜奎笑道:“多虧它有光亮,我才發現石燕。師傅,你來看看,這盒子有何不同。因你入井,才尋得它。你把上面夜明珠摘下來給師孃做裝飾吧!”

太子凌要氣蒙了。蕭默忙說:“你拾得的,便是你的收穫。你快看看,莫不是有什麼古怪?”

姜奎聽他吩咐,便動手擺弄銅盒,可惜研究半天,也沒琢磨明白其中機巧。

蕭默按耐不住,伸手一彈,銅盒應聲開啟,兩本古書現了出來。

姜奎拾起細看,欣喜若狂。他將兩本經書塞到蕭默懷中,驚呼道:“師傅,你能開啟銅盒,天將奇緣,授你上古經文。這真真是了不得!祥瑞呀!師傅,看來你有神仙眷顧。。。。。”

“你閉嘴!”太子凌厲聲喝罵。

“平時裝得老實忠厚,這關節哪裡學來這般馬屁!你撿來便是你的,默兒自然有他自己的緣分。”

姜奎立時不敢賣弄。他活了八十多歲,當然不是傻子。太子凌不會失手把劍打落井裡,蕭默更不是刻薄到為柄寶劍逼人入死地的秉性。他知道這其中定有謀劃,便想甩回蕭默身上。

但他尊敬太子凌,被呵斥了,立時不敢吱聲。

太子凌穩了穩脾氣,柔和道:“姜奎,那經書寫了什麼?”

姜奎規規矩矩,仔細看了,回覆說:“祖師,一本喚做靈寶經,一本名曰度人經。我粗略翻下,書裡都是道家真言。”

太子凌歡喜道:“著呀!你要創教,今日便有祥瑞降福於你。看來這教派之名,便著落在寫兩本經文上了。”

姜奎只覺得又被脅迫,趕忙捧哏問道:“祖師,應叫什麼?”

太子凌略微得意,說:“你且想想。”

姜奎看看書封,喃喃道:“度人教,靈寶道。。。。。”

太子凌嘴角抽搐,忙禁他胡說八道:“我看靈寶派極好!度人道,端的像是和尚來著,虧你喊得出口。”

姜奎大喜,跪地參拜,高呼:“多謝祖師賜名,靈寶一脈,銘記師恩。”

隨即,他又拜了蕭默,瑞陽子。至今日起,幻世又有一道家門派誕生,以經聞名,曰靈寶派。

此刻,眾人隱約猜出端倪,皆默不作聲。張天師忙捧場道:“既有福瑞,定要慶賀一番。鈴兒,獻出些魚肉生鮮,我們歡宴一番,如何?”

風鈴兒應聲道:“我去安排。”

老谷主忙獻殷勤,道:“我有好酒!”

席間,酒酣時。

揚光子喚來一個祭酒道:“詔書,普傳天下。”

“有翁曰奎,齊祖之後,食餌一脈。少志於道,遊跡於楚宋之間,徘徊在匠宗之家。姻嬌娘,交巫覡。師正一,拜峨眉。值其耄耋,煉丹築基,狀復天命之年。神仙感其志堅,于丹井底授其古經兩卷。一曰靈寶,二喚度人。責其開宗立教,曰靈寶派,以此廣傳道學。”

“楚君亦贊其行跡。是書,告之天下。”

(縱橫首發書名幻世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