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住在宮裡吧,再來人最好在來處藏著。楚國地界總有那組織的探子,你們進了宮就應該被注意了。住在這裡,我們溝通便利,也能將他人隱蔽起來。”揚光子安排道。

“好。”趙司正應喏道。“我們這邊凡事聽靈虛真人籌劃,我負責與外面聯絡。”

因為來得匆忙,都沒準備功課,蕭國一眾人對江西鬼家知之甚少,想要對付,一時竟不知如何下手。

“傷了若安的蠱,是從哪裡來的?”太子凌問。

揚光子滿臉歉意,說:“屬實不知。楚地多山嶺,巫覡被打壓後,便和民眾分居,躲到山裡了。他們是一個宗族以村落聚居,大多能自給自足,少與外界聯絡。而且,山中這樣的村落極多,很難確定哪個是這蠱的來源。”

“巫覡自有神靈信仰,便不奉道教。他們以蠱為尊,崇強欺弱。這些散落的村寨,相互溝通的秩序便是蠱啦!哪個養出最惡的蠱,哪個有最強大的巫,這些村落便臣服哪個。”

“連您的話也不聽?”蕭默奇怪這楚君究竟是怎麼當的。

揚光子頗為無奈,說:“沒有辦法,總不能都驅逐或殺戮了。那樣楚地民眾將失去十之二三。”

“祖天師沒到楚地的時候,巫覡的地位極其尊貴,宋國的史,祭,醫,禮諸多官員,都由巫覡擔任。等到楚國卻盡皆不用,巫覡便失了地位,也埋下怨恨,躲回山中隔絕往來,另謀出路。”

“後來民風漸回質樸。正一道改革了好些巫術融入道家,也有齋醮與神祇被民眾認同信奉,便放鬆了法令,想以同樣手段教化巫民入道歸化。”

“這下可好!入了道門的巫民,一時難棄惡疾,有的道眾撿巫術中容易修行的,也跟著學了起來,教化不成,反倒弄出一群不倫不類的道士!”

“有的更是回到巫覡中間,大肆宣揚要順應時勢,搗鼓出來個(巫道)。說也是奉了太上老君的旨意傳教惠民!實則卻是外道內巫,假做樣子,苟求民眾法令認同罷了。”

“遷進來與民眾同居的巫民更別提了,少了組織與政令監管,淫祀日盛,又給民眾添了好些壞習氣。”

“楚國多年來不能強盛,究其根本,便是解決不了境內巫患。這麼些年,時而打壓,時而融合,有些成效,也有許多害處。然而,總歸是利大於弊,這樣邊壓迫邊教化的政策便貫徹下來。”

揚光子說完,靜靜的看著眾人,想知道大家能不能有些新鮮的想法。

“都殺了!”永安郡主還沒消氣,張口便是餿主意。

揚光子失笑道:“孩子氣!你的脾氣我倒是喜歡。當初祖天師以降魔驅妖的名義打擊巫覡,那是教派間的爭鬥,民眾也受了巫俗的苦楚,正是順應時勢。今日不然,巫族無過,只是沿習舊俗,我當楚君的,總不能莫名其妙的向臣民動手,那不是暴君行徑麼!會丟了民心聲望的!”

趙司正沒有經歷,只得講自己懂的,說:“六扇門監管稽查之事,你若問我,我有經驗。可以讓正一道行使這樣的責任。”

揚光子搖頭如同撥浪鼓一般,說:“可不行!現在內四方道家便覺得五斗米教是個政教合一的米賊,名為傳道,實則竊國。我再不能讓教派往國策中參與!楚地政令寬鬆,正應了道祖無為而治的想法,沒有徵戰,總有積蓄。我更不敢想六扇門的建設!亂世才用重典,如今還算太平,政令與監察太苛刻,民心易變呀。”

太子凌暗自替他謀劃許久,開口說:“政教分離是好事,道教的追求畢竟易被世人誤解。好在道家擅於學習包容,你可以在國策上用些別的思想,比如儒家。一是儒學更多入世的追求,二是拋開了道學,便與巫族少些矛盾!可以在山間村寨的交通要道上開設義學,傳巫民儒家經典,官員以儒學科舉應試錄取。有這樣風向,經年累月,巫民受了教化,收效能顯著些。”

“好過以道化巫。巫,道兩者過於形似,志不堅者左右搖擺,你也奈何不得。何況巫,道都有修行信仰,易於亂民惑眾。不如儒家來得迂腐老實!你們祖師讓民眾從淫祀改奉太上老君,你再讓民眾遵從儒家的禮治教化,這樣更易於統御。”

“以上是根本。”

“若有戰亂,可以重賞勇夫,誘巫民征戰立功,這樣巫民便愈發少了!立功者給他厚祿閒職,他惦記富貴,自然會引導屬下歸心於你。”

“這叫驅狼逐虎,卻是下策。”

揚光子聽得目瞪口呆。他是道家出身,一輩子都混跡在教派裡,思維守固,哪裡有太子凌的眼界開闊。他知道這是金玉良言,忙督促瑞陽子道:“瑞陽,真人的話要記得,一字也不準忘。待我百年以後,這些事便輪到你來做!我開先河,你再繼承。我把壓力阻礙都給你打通,到你執行時,楚國定然大治!”

太子凌笑道:“還有你現在可以做的事。建設城郭,修繕交通,別怕勞民傷財。你這都城不比山裡好上更多,巫民又何必來?”

“選個險要的中心地帶,建一城池,使其四通八達。到時候,楚地奇物積聚於此,由商賈通貨四方。此乃民之大利,國之大幸。蕭默的父親常年行鏢,交通人情盡皆熟悉,開始時若不便利,可以找他助你。”

太子凌停止了言語。揚光子急忙問道:“真人,還有什麼,一併教我!”

太子凌為難道:“治國如同烹飪,何時放什麼佐料,要看火候。我今日說的,也許過了些年便不管用了。你讓我如何說?何況,僅僅這些事,也夠你幾年經營了。”

揚光子意猶未盡,但覺回味無窮,心中不捨,便詢問道:“真人,有官職麼?願不願意來楚地居住?除了這國君和掌教,任何地位,您都做得!即便國君也聽您的!”

趙司正唬的喝道:“你有沒有正經說辭!我便是監察這等閒事的,你卻明目張膽的作奸犯科!”

揚光子刻意氣他說:“什麼屁話!你總管不到我!”直把趙司正噎得啞口無言。

太子凌笑道:“有事問我便可,還是那句,若是我留能下情面,盡皆回報我兩個徒弟!”

略一沉吟,他又說:“我這兩個徒弟,一個是蕭國郡主的姥姥,一個是蕭國六扇門總捕頭的孫兒。”

“大概除了蕭國,我哪裡都去不得了。”

(縱橫首發 書名 幻世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