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矇矇亮。蕭默聽聞有腳步靠近,緩緩撤了胳膊,爬了起來。永安郡主也從夢中驚醒,見他起身,也跟著爬了起來。

兩人鑽出洞外,還沒言語,便看到從兩人沒來得及去的路上走來一個年輕的道姑。

道姑見到兩人,便是一愣,緊接著說:“兩位找人麼?”還沒等兩人回答,便看到篝火,才知道他倆昨日便上了山。見蕭默二人手中有劍,便警告說:“此處功法奇妙,沒人指點不可修煉,小心誤入歧途。”

蕭默被人窺破行徑,便有點臉紅。永安郡主見來的道姑氣質清爽,心生親近,張口說:“姐姐貴姓?我們夫婦遊玩到此,遇到落霞奇觀,便耽擱了一夜”

道姑見永安郡主年少,卻自稱夫婦,就覺得奇怪。又想此處荒涼,沒緣故的便不會上來。略一思索,便說:“家師好客,既然來了,便隨我去見見吧。”

蕭默知道被年輕道姑猜疑,但自己上山便是找人,所以也不推諉,說:“那就麻煩道長引路吧。”

道姑見蕭默並不逃避,戒心頓時放了下來,說:“等我打些水,採些花藕。”

說罷,行過二人身旁,找了一處洞穴,從裡面拿出了扁擔和桶,瓢,到泉邊舀起水來。

蕭默二人則趕快收拾行囊,又到潭水裡洗漱一番。

道姑採了兩朵蓮花,又挖了兩節藕,便要跳水引路。

蕭默趕緊上前接過,說:“我來!您引路吧。”

道姑見他友善,也不推辭,微笑頷首,便在前面走起來。永安郡主三兩步便與她平行,嘰嘰咕咕的與她攀談起來。

跨過小溪,巖路轉而上行,環山繞了個彎,便奔向山頂。

到山頂處,卻是一個穿山而行的石洞,約三丈長,洞壁毫無鑿刻痕跡,竟是天然形成。

永安郡主驚奇,便問:“姐姐,此處有名字麼?”

道姑與她聊了一會兒,有些熟絡了。答覆說:“師傅叫它天門,過了此處,便不在凡間。”

過了天門,便奔向了另一座山峰。永安郡主回望,見那天門,就在山邊,一側依靠群山,另一側壁薄,像極了一頭垂鼻吸水的大象,便說:“這是大象山麼?”

道姑笑道:“你若喜歡,便叫它大象山吧。”

行了數里,竟然遇到幾座草廬。到了近前,道姑指著一處籬牆,吩咐說:“水放這兒吧。”

接著呼喚道:“師兄,水來了。”

從籬笆圍的茅屋裡走出一箇中年道士。他見多了兩人,便是一愣,但見是道姑領來的,也不多問,只說:“又有客人!”

說完也不等回覆,將水拎進籬笆院,又從邊上挑起另一擔水桶,徑直向天門方向行去。

道姑鑽進茅屋,即刻便又出來,手上多了個葫蘆。說:“我帶些水給師傅。你們昨夜住的是龍泉福地,平時每天都有人在那兒修行。昨天來了客人,我便領去師傅那裡,所以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