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水府奇遇 122 消失的風俗(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默陽道“既然遇到,就是緣分。我們也是為此事而來,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找個小村住下,再慢慢敘談如何?”
三人在附近找了找,待到天明時,看見一處山坳裡有炊煙冒出。就慢慢走了過去,不久後就看見了一個小村子。
這村子不大,約有十幾戶人家,冷冷清清的,只有幾戶人家在生火做飯。
村口的房屋前,有幾個老人在坐著,一個老頭缺了一條腿,另一個左眼是瞎的,還有兩個並無殘疾。“肯定是年輕時參軍受傷才回家的”宋歆思忖道。
看見有三個陌生人接近,老人卻並沒有很害怕。
“老人家,在下有禮了。”宋歆三人行禮道。
那幾個老頭看看幾人有點新鮮,如今他們這村子如今除了官差和賊人會光顧,很少見到外人。只是這些年因為打仗,賊人少了許多。但是搶糧計程車卒還是偶爾會來。官差來是為了抓丁徵糧,這村子裡都是老人和孩子,無丁可抓。賊人就是為了錢財,可他們也身無分文。漸漸地,這裡也很少有人願意來了。老人見眼前三人對自己行禮,便知道他們只是過路的。
“這幾位小兄弟,哪裡來呀?”一名老人問道。
“哦,回老先生,我從襄陽來,來本地是想看看當地風俗。”
“哦,襄陽啊,我年輕時去過一次,可大啦。”那名瘸腿老頭說到。
“小兄弟,來看什麼風俗啊?”
張默陽上前一步道“我聽說此地有一種名為佐桑的風俗,不知老先生知道否?”
“嗯,有的,有的,我年輕時就參加過。過去這個附近的村鎮多,人口多,年輕的男孩成年時,要游到沔水中的船上,背一塊石頭游回岸邊。現在年輕人都被徵去打仗啦,都打沒啦。等我們也入了土,也沒有人記得這個風俗了。”
“我們的長輩說,能從河心遊回來才是勇士,才算成年。所以村裡的孩子們都要去遊,這幾位也是當時遊過的。”老人邊說邊搖著頭,彷彿是在追憶往昔。
“嗯,是呀,我們小時候都能在沔水裡遊幾個來回,現在不行啦。”旁邊一個瘸腿老人說道,神情頗為落寞。
瞎眼的老人說道“往年左喪之時,也會有不少外鄉人來看熱鬧,如今卻沒有啦。”
“唉,我還聽說,曾經有仙人也來看呢。”瘸腿的老者說。
“仙人?難道是修行者?”宋歆聽到老者的話,突然想到這種可能,難道是為了水府嗎?再一想張默陽二人也來這裡,定然也和水府有關係,一會好好向他們打聽。
宋歆問道“他們也是來看這習俗?後來他們去了哪裡?”
“這我就不知道了,有人看見他們潛入水中以後,就不知去向了。有人說是淹死了,也有人說,那就是沔水的水神。”
“對對,我也聽說有人見過。”幾個老人都附和道。
宋歆呵呵一笑,也確認了這裡的確有異,不然也不會吸引修行者過來。他半開玩笑地問道“難道這些仙人,也是來感懷武士辛遊靡打撈周王屍體上岸嗎?”
“這我就不知了,仙人的事情,我們這些凡人豈能知道。不過,小兄弟你有所不知,我家的老人說,這段水域裡住著一名河神,他每年在二月初二到初五會讓水流變慢,那時候就可以去下去遊啦。”那名左眼瞎了的老人說道。
另一個瘸腿老人接著說“我小時候聽的故事,那河神當年看見武士馱著周王的屍體快被水沖走了,就施法停止了水流,讓武士游上岸。後來我們這裡人都會模仿此事作為成年禮。河神每年也會有幾天讓水流變緩,這便是左桑儀式的由來。”
“嗯,好像距離二月二還有幾天了吧,如果你到時候來看,就會知道的。說不定還能看見仙人呢。”旁邊一個老人補充道。
宋歆,張默陽和張休陽對視一眼,知道來對地方了。
“我們三人頗為好奇,可否准許在村中暫住幾天,等待二月二以後就走”,說著張默陽掏出一吊錢。
“哎,不用不用,我們拿了你們錢財,最後也會被官府和賊人搶走,還不如不要。他們看我們幾個糟老頭子沒有錢,也不會為難我們幾條老命了。你們只管在這裡住下,我這破茅屋還有一間空著,我看你們服飾講究,定是體面人家出來的,只要不嫌髒亂就行。”一個老頭說。
宋歆道“太感激老先生的盛情了,有地方住下就好了,髒亂什麼不怕的。”
這茅草屋雖然不大,但是裡面住三個人還是綽綽有餘的,幾人坐定,開始討論起這次的事情來。那老人拿了一個瓦罐給他們弄了些水放在桌上,就出去和那些老人聊天去了。
張休陽問道“宋兄,你可知道,此處的沔水河底,有一座分水將軍的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