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良辰美人花燭,佳人洞房等你(第2/3頁)
章節報錯
無奈被盯得太緊,始終無有機會,今次袁術大婚,他正好藉此為名,發展他的第一位忠義之士。
選擇目標之時,他當即想到太史慈,首先慈乃敗將,因劉繇性命而被逼降,想來心中對袁術應也談不上忠心。
再者曲阿城外一戰,子義馬踏火海破陣突圍,手中長槍血猶腥的一幕,他深為傾慕,至今日仍不曾忘。
......
太史慈不知孫策別有所圖,既是袁公義子相邀,他哪有不肯的?
“伯符公子有請,慈安有不去之理?”
孫策聞言暗喜,只當太史慈對他也有好感,如此或可曉以大義,與之同謀大事。
......
月光在青石板上為霜,孫策一路踏著月痕,迎太史慈入得家門。
他月前新納的夫人袁氏,早已聞訊安排下人,為他們佈置宴席。
孫策不喜這段婚事,無奈母親幾次相勸,他即生為孫家子,當為孫家犧牲,天下世家皆如此,他又豈能例外?
不過他到底為人豪邁,亦非遷怒妻子之人,袁氏更為高門女,操辦家事賢良淑德,因此二人成婚以來,倒也相敬如賓。
......
孫策領太史慈及至府中,與袁術處常喜燭光明滅不同,他這裡燈火通明。
二人分賓主落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孫策不斷勸飲,見太史慈酒勁漸濃,他遂假醉意試探之。
“我嘗聞,當今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胸無大志者,終將受制於人,子義以為呢?”
太史慈深以為然,“好男兒七尺之軀,當提三尺劍,立不世功業。
吾今得遇袁公,一刀一槍報效疆場,將來許不失封侯之位,平生之志足以!”
孫策:“......”
正欲招攬之辭,皆被堵住,他略微一頓,轉而言之。
“我又聽聞,近日壽春城中,常有讖語曰:【代漢者,當塗高也】。
不少百姓皆言:【使天子如袁公,則社稷幸甚,蒼生幸甚。】
江東等地更興太平道餘孽名喚于吉者,他自稱於曲陽泉水所得神書百七十卷,號《太平清領書》。
于吉嘗以此書佈施符水,蠱惑鄉民,傳聞他見時下江東之盛況,有感昔年張角太平之志。
遂起壇設醮,祭告神靈曰:【若袁公不為天子,便請蒼天赴死。】
耳聞諸如此類之事甚矣,我因此常為義父感到憂慮,倘若假以時日只怕......”
孫策正要危言聳聽,言說倘使袁術稱帝謀反,吾等悉為叛賊之語,不想太史慈酒勁上頭,一拍桌案。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