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日也,由於劉備撤軍,荀攸騰出手來,領兩萬兵馬來援,荀彧則率剩餘兵馬坐鎮兗州,以備不測。

眼看著搖搖欲墜,三兩日內便要打下的許縣,因此而穩固安定。

袁術又聽聞士卒來報,紀靈於豫州攻勢同樣受阻,陳兵與之對峙的正是關羽,梁國、陳國、沛國餘下諸地,已盡數被劉備佔據。

他不由眸光轉冷,罵了句。

“大耳賊,我道戲志才哪來的援兵,原來是你背盟投曹。”

此時又聽人報,紀靈將軍派人領了個叫簡雍的人來,說是劉備使節。

袁術聽聞都笑了,謂眾人曰:

“這大耳賊無端奪我州郡,竟還有臉出使說我?

我與諸君且一同瞧瞧他還有何話說。”

......

中軍大帳,袁術高居首座,俯視帳內諸臣。

待簡雍入內,他微微抬眸,便見燭光映照下,晦明莫測的臉上不見喜怒,只那漠然清冷的聲音好似雲端傳來。

“汝主劉備,原是織蓆販履之輩,卑微鄙賤之人。

我素聞他仁德,曉以大義,稱他一聲諸侯,請他會盟以伐國賊,同心以匡漢室。

當日書信所言,相約於天子殿前共為漢臣,他今猶記否?

安敢助國賊以挾天子,背聯盟而棄大義,無端奪我州郡,可是仁德之人其所為也?

今命先生來此,汝來請降耶?汝來請罪耶!”

話音落下,右邊武將刀劍森然,左側文臣眸光詭譎,簡雍孤身一人立於殿中,冷汗涔涔。

袁營的氛圍和他在劉營時很不一樣,在劉營中,主公總是平易近人,與他們這些文臣、武將皆是朋友、兄弟相處,大家都很信服他。

劉營維繫統治基礎的是關係、是人情,大家單純為了和劉備的感情,就願意來幫助他,是以哪怕沒有利益、哪怕拋家舍業、哪怕窮途末路,也沒有人會背棄他。

可在袁營之中,給簡雍的感覺截然不同。

這裡壓抑的像是無形中有一張羅網張開,把帳內群臣各異的心思、不同的目的、追求的利益,緊緊裹縛纏繞,羅網編制凝聚,最終匯聚成一個聲音,一個意志!

他即是袁術,他即為整座袁營的集體意志顯化!

在這個集體意志之下,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低伏,哪怕才絕如周瑜,武勇如孫策,也受困於羅網,“心甘情願”為袁公效力,終不得出。

這整座袁營,便像是一架具象顯化的六馬車架,袁術獨立其上,拔劍所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這樣的人物,陳元龍,你說他不似明主?

這等雄主到底是怎麼被傳成目中無人、鼠目寸光,當成冢中枯骨的?

張三爺,你臨行前還告我說,袁公路小人也,不學無術很好騙的?

這...這不是要坑煞我嗎?

這一刻,直面袁術,簡雍只覺脊背發涼,因為他此刻面對的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高臺之上,燭火之下,明滅不定間照亮的,分明是一個將集體意志集權於一身的怪物。

如果說在他簡雍眼裡,自家主公劉備雖太祖高皇帝復生莫過如是,眼前這位竟恍似橫掃六合四海皆臣的秦皇當面。

請降耶?請罪耶!

簡雍深深低下頭,強自穩下心神,自以為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