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魯國。

“使君,徐州丟失的訊息已被曹軍傳得人盡皆知,我軍士卒人心惶惶,毫無戰心。

反觀曹軍有荀攸、典韋領三萬援兵相助,如今氣勢如虹,接連收復魯國失地,即便關、張二將軍奮勇,也難抵我大軍頹勢。”

孫乾神色焦急,問計於劉備,曰:“使君事到如今,魯國不能久守,我等何去何從,該當何為?”

劉備不語,只一味望著孫乾。

孫先生,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才是謀主呢?你問我怎麼辦?你倒是給個計策啊!

所幸糜竺在一旁及時諫言,“眼下前不得勝,後又無基業退路,我軍所剩之糧已不足半月,還望使君早做打算,否則一旦糧草告竭,我等數萬大軍恐全軍覆沒於此。”

劉備:“......”

先生說的很對,那麼我該怎麼辦呢?你倒是也給個計策啊!

幸有張飛還在,只見他罵罵咧咧,挺身而出。

“大哥,依俺老張看來,不若咱們調回頭去打呂布,哪怕萬死我也要將徐州再搶回來,絕不便宜了呂布這個背義小人。”

關羽適時撫須而嘆,“三弟不可逞一時之氣,若此時同呂布交戰,一旦曹軍也從背後來攻,我等腹背受敵,頃刻間死無葬生之地。”

“這也不可,那也不行,在此進退不得,當真難受。”

張飛氣的大飲一酒罈清水解饞,好生憤懣。

“早知今日,我當初就該將陳元龍一塊綁來,他若在此,必有主意。”

劉備對此也是一陣發愁,好半晌才謂之眾人。

“依備觀之,無有基業,斷不能久,為今之計,也唯有選一路諸侯投靠,暫且屈身。

目下我為響應袁公路號召,才致今日地步,若去投他,礙於伐曹聯盟大義,料也不致害我。

呂布此前亦多蒙我恩義,倘使我不計前嫌,為他奪徐州之事正名,主動表他為徐州牧,想來也能得厚待。

或是投袁術,亦或投呂布,諸位以為,今當如何?”

幾人正議論間,只聽士卒通傳,徐州有使節至。

見到那位峨冠博帶的儒雅文士,自外間緩步而來,劉備不由眼圈一熱,搶步上前緊握其手。

“備以為此生難得再見元龍,不想此時相見,夫復何求?

幾日不見,元龍無恙否?”

見自己已經背棄而投呂布,劉備仍舊如此熱情,態度無有絲毫變化,這叫陳登又怎不感懷舊事,心生感泣。

“使君,非登搖擺不定,實乃情勢所逼,且屈身於呂布,營圖反正,以效天下正朔。”

他說著忙讓人將隨行人等請來同劉備相見,朝他長施一禮。

“幸不辱命,我以說服呂布將使君妻子送還,全程由登親自看護,絕不使其有絲毫損傷。

今當完璧歸趙,以全使君恩義。”

劉備見到妻子家小,也是一陣動容,但他仍緊握陳登雙手不放,淚眼已潸然。

“為了些許家小,使我一位至交手足屈身事賊,叫備於心何安?”

陳登心知自己是為了家族才留在徐州,到了劉備口中卻完全成了一位為全朋友之義,護至交家小,才忍辱負重的賢人。

玄德公啊!你這又教登怎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