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劉繇?汝為袁氏臣,早晚必除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操眼神古怪瞥他一眼,眸中閃過一絲不解,似在疑惑他為何會問出如此愚蠢的問題。
“那你還不快去延請醫者?為天子醫治,更待何時!”
“太醫令亦於天子隨行人等之中,現今就在對岸,已命人駕船去請。
只那徐晃乃是楊奉的部下,楊奉、董承及隨行兵丁人等,現不知為何,都以大漢宗親劉繇為首。
百官群臣則以太尉楊彪為首,可那楊彪也與劉繇一路逃難相互扶持,極為親厚。
眼下因刺殺之事,其等杯弓蛇影,於劉繇帶領下死死護在天子之外,不讓我等接見,即便是我們的醫者也不被他們信任。”
“劉繇?”
曹操亦為之詫異,這是從哪冒出來的?
他此前只聽說楊奉、董承護駕,李樂、韓暹等都被封為四徵將軍,卻從未聽聞護駕人等之中,竟還有劉繇這號人物。
“我記得劉繇他不是揚州刺史嗎?去年兵敗於袁公路而丟了揚州,怎麼?袁公路沒殺了他,還能讓他帶兵逃來長安護駕。”
“主公,準確的說,劉繇他是在袁公路帶兵趕到曲阿的當天夜裡,不知為何忽然就投降了。
聽說袁公路麾下太史慈本是劉繇愛將,還是劉繇親自說服他投靠袁公路麾下。
並且去年袁公路下江東時,劉繇治下諸多郡縣,也盡皆望風而降,無有為敵者。
我還從天子隨行百官中,名董昭處打聽得知,劉繇其實是被袁公路派遣騎士護送來的長安。
天子出逃一路,他也是數次高呼袁公路乃大漢忠良,乃是請天子發詔命袁公路來勤王保駕的最大擁護者。”
“原來如此!”
想到戲志才信中提及袁術背後那個疑似【奉孝】的謀主,往往能料人於先,甚至提前一年之久謀劃佈局。
曹操聯絡此中種種,恍然大悟,這劉繇必是袁術的人,早在江東就投降歸順,此後提前於長安落子佈局。
這就難怪了。
“名為漢室宗親,實為竊國之賊,此人斷不可留,我早晚必除之。”
......
天子臨時徵用的民居大門緊閉,門外烏泱泱群臣百官將之團團護住。
被迫站在眾人之前的劉繇,左看看好似唯命是從的董承、楊奉,右看看一臉親厚之色的楊彪,他...他當真好一陣無言。
你們自己不想交出把持天子的權力,倒是去跟曹操鬥啊!
把我推出來頂缸算什麼?
說實話,這個風口浪尖的領頭羊位置,劉繇是真不想幹,可偏偏他做賊心虛。
那一場刺殺,袁術給他埋得雷,雖然因為時局混亂,被他暫時壓下,若事後有心人調查,難免還有紕漏。
倘此時接過這名義上的領導權,屆時自己以大漢宗親身份,行忠義之名,親自嚴查天子遇刺之事,他們難道還能有理由拒絕嗎?
到時候自己查自己,李樂謀反行刺之事,也就板上釘釘。
心底無奈一嘆,望著不遠處急步走來的曹操,於董承、楊奉及群臣期待的目光下,劉繇緩步迎上。
他義正辭嚴,凜然而大義,喝止曹操。
“曹孟德,汝來救駕?汝來劫駕耶!”
“我為漢室臣,自來救駕。
難不成在劉揚州眼裡,只許他袁公路救駕,不許天下人勤王?”
曹操自認為知曉劉繇的立場意圖,想到袁術把他的兗、豫二州攪得一團亂麻,更沒什麼好臉色。
話音落下,身後甲士刀劍鏗鏘,殺意森然。
......